股票量化多头策略8月遇挫,超额收益显著回撤
此前一段时间,股票量化私募大出风头,无论绝对业绩或超额表现,都重新抢占领先位置,吸引大量资金追捧。但最近一段时间,股票量化超额水平突然遭遇显著回撤,甚至开始跑输指数,引起各方关注。量化策略的波动性成为市场焦点。
8月份股票量化多头策略遭遇年内最大挑战。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31日,有业绩展示的696只股票量化多头产品,8月超额收益均值为-2.28%,其中仅145只产品实现正超额,占比为20.83%。从8月每周表现来看,除了第一周实现正超额外,第二周开始,股票量化多头超额收益面临极大挑战,三周的超额收益均值均为负,依次为-1.06%、-0.61%、-1.99%,并呈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量化策略提出了严峻考验。
细分来看,股票量化多头各子策略8月超额均表现欠佳。其中,宽基指增(指数增强策略)8月超额表现垫底,超额均值为-3.49%;中证500指增超额表现略好于空气指增,超额均值为-2.19%;其他指增和中证1000指增超额表现旗鼓相当,8月超额收益均值依次为-1.33%和-1.37%;沪深300指增超额表现相对较好,8月超额均值为-1.19%。各子策略的表现差异凸显了市场分化的影响。
上海一家大型量化私募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近期,A股市场成交量持续放大,但因核心资产抱团,呈现指数涨而许多个股跌的结构化行情。量化股票基金持仓分散,多达上千只股票,单一个股持仓上限一般不超过1%,导致量化选股模型中的大部分个股很难跑赢指数,出现超额回撤。市场结构的变化是量化策略回撤的重要原因。
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表示,量化产品超额回撤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风格有反转,其中主要是大小盘风格有明显的反转,大盘股跑赢小盘股;二是融资规模快速增长下板块分化严重,创业板、科创板在融资盘快速增长下,涨幅远超其他板块。风格反转和板块分化共同作用,导致了量化策略的回撤。
不过,在量化机构看来,本轮超额回撤可能仍是阶段性现象,持续时间不会很长。“我们认为更可能是短期现象。从我们内部的观察和历史经验来看,这种极端的市场结构通常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我们的应对是优化而不是重构,我们会定期评估因子有效性,对模型进行迭代升级,提升其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能力。” 上海念空相关负责人表示。量化机构对市场保持乐观,认为回撤是暂时的。
前述上海大型量化私募也表示,2021年也出现过类似核心资产抱团行情,带来量化超额短期回撤。一般这类行情持续时间都较短,待市场恢复常态,量化股票基金的超额收益也会很快回归。目前,该私募暂时不做策略调整,等待超额修复。历史经验表明,量化策略具有恢复能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股票量化多头策略遇挫8月超额收益回撤显著)
(责任编辑:137)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