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回稳向好 居民“存款搬家”入市
伴随着A股市场回稳向好,近期资金涌入资本市场。7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多增,居民“存款搬家”成焦点。业内人士指出,股市赚钱效应增加是主因,中长期来看,“存款搬家”能否成为趋势,取决于资本市场的成熟完善及投资者资产配置观念的转变。
赚钱效应推动“存款搬家”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招商证券指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激增反映了居民“存款搬家”入市的资金流动趋势,包括直接入市和间接入市。
从过往历史看,非银存款同比大增阶段股市表现较好。今年1至7月上证所个人投资者开户数同比增长36.9%,主动偏股公募基金发行在6至7月呈现加速态势。
业内人士认为,居民“存款搬家”与股票市场吸引力增强有关。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表示,资本市场走强有望带来赚钱效应,吸引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
中金公司指出,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多增或反映出私人部门金融投资愈加活跃,新增存款可能更多流向股票市场。
是否为长期趋势仍有待观察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存款搬家”现象的出现是由于资本市场回稳向好,但能否成为趋势取决于居民资产配置结构的深度调整及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完善等。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认为,本轮股指中枢的系统性抬升源于货币工具出台等,但最终效果仍取决于微观企业的盈利状况。
西部证券指出,居民超额储蓄规模快速抬升,居民资金将加速流入理财产品,间接进入权益市场。
引导居民加大权益资产配置
业内人士指出,释放居民储蓄、提高居民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还需要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完善。
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委员付立春表示,提高居民对于股票资产的配置意愿,需要让市场变得更稳定透明,让投资者敢长期持有。
田轩认为,要长期释放居民储蓄并提高其对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需要系统性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完善基础制度建设,强化信息披露透明度,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治理水平等。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