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潮:腾讯控股领衔,库存股新规助力
随着业绩静默期到来,腾讯控股等港股上市公司近期暂停回购动作。
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年内共有209家公司回购自家股票,合计回购金额达1034.28亿港元。
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流动现金从二级市场购回发行在外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市场上的大规模回购潮往往发生在下跌过程中,通常意味着上市公司认为当前自家的股票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同时,也是借此向投资者表达当前股价已被严重低估的信号,以此来稳定投资者信心和公司股价。
2024年,在港股市场自高点回落至低位之际,港股上市公司掀起了一轮“回购潮”。Wind数据显示,2024年合计有279家港股上市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回购金额达2655.13亿港元。
今年以来,在港股市场回暖的情况下,港股上市公司的回购力度有所减弱,但回购金额仍在1000亿港元以上。去年4月份,港交所修订发布《上市规则》,引入新的库存股份机制,于去年6月11日正式生效。中金公司认为,港交所2024年6月推行库存股改革,允许上市公司将回购的股份作为库存股持有而非强制注销,提升企业积极性和回购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腾讯控股、汇丰控股及友邦保险等行业龙头不仅回购次数多,且回购金额庞大。腾讯控股以年内400.43亿港元的回购金额居首,汇丰控股年内回购金额为201.43亿港元,友邦保险的年内回购金额也达到176.93亿港元。
龙头企业持续大力回购股份,主要在于许多港股上市公司尤其是龙头企业,拥有较为充足的现金流,股票回购被视为增强股东价值的一种有效手段。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兼高级研究员包金刚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向市场传递出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有助于稳定投资者情绪,增强市场信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