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外卖平台 规范补贴战

网络 2025-07-23 07:20:26
股市要闻 2025-07-23 07:20:26 阅读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规范外卖促销行为。这场约谈释放信号:外卖补贴战需改变。

  周六冲单日,外卖补贴克制。美团取消“到店自取”券,“0元购”奶茶横幅消失;淘宝闪购茶饮促销价位提升到10元以上。

  “补贴本身是市场竞争,关键在于是否越过风险底线。”中央财经大学欧阳日辉指出,政府监管要针对合规问题,推动平台优化补贴机制。

  多位业内专家还提到,补贴券不应跟特定商家绑定、补贴规则要提前公示,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具体问题。

  约谈之前,餐饮行业已数次发声。从五月至今,十余个省区市的餐饮行业协会呼吁平台遏制激进补贴。

  比如7月15日,中国烹饪协会发文指出,平台高额补贴导致外卖价格低于堂食,挤压了堂食空间,餐饮企业陷入困境。

  增长的流水曲线背后,外卖战究竟能为商家带来多少红利?

  “一心饭团”餐饮品牌经理孙菲举例:5月份之后,老门店订单增长近三成,主要来自外卖。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彭建真指出,价格补贴活动期间,单笔订单的平均利润率普遍下降。

  背后原因在于:订单变多,但客单价变低,而平台补贴比例还在转移给商户。

  一家轻食连锁品牌的商家元元解释,让商家进退两难的是流量绑架。

  除了利润挤压,西贝莜面村等餐饮品牌创始人公开发声,称实体商户还面临经营秩序紊乱、服务质量下滑等多重压力。

  西贝莜面村创始人贾国龙提到,平台主导的突发流量,严重冲击了品牌既有的品质外卖定位与履约能力。

  “看得见流量,吃不下订单,对每一家线下门店都是挑战。”元元无奈提到。

  即便是短期受益者,也有隐忧。孙菲坦言,外卖补贴总有结束的一天,到时候消费者的习惯能沉淀在自家品类上吗?

  “但我们是觉得,最差的结果,一定也比之前的情况好。”孙菲补充道。

  能不能从流量竞争,变成品质竞争?

  业内学者给出了更为审慎的答案。欧阳日辉提醒,不能把补贴大战简单定性为内卷式竞争。

  曲创认为,有两类现象值得警惕:第一,有没有强迫商家承担补贴;第二,有没有只补贴头部品牌商家。

  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则指出,监管的重点应当放在补贴规则上。

  外卖补贴战继续,接下来平台如何差异化竞争、是否能真正改进消费者福利,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大家都在关注,补贴之后业态能不能持续发展下去。”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研究员王慧敏建议,平台应当着眼长期,为中小商家提供更具实效的经营支持。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龚强则进一步指出,外卖平台的供应链、食品安全、履约体系等,已成为行业竞争的新起点。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