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银行板块价值重估:台前幕后全解析

网络 2025-07-12 02:56:38
股市要闻 2025-07-12 02:56:38 阅读

  A股市场上,银行板块的上行态势已持续演绎近两年时间。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银行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超过16%,较2023年底上涨逾五成。

  银行板块价值重估的“台前”,是多路机构资金涌向银行股。在“幕后”,多位受访人士表示,银行板块价值重估对资本市场有战略意义,利于上市银行增强融资能力,服务实体经济。

  “台前”:

  多路资金涌入银行股

  2023年10月中央汇金增持国有四大行股份后,国有大行股价走高。Wind资讯数据显示,银行指数2024年累计涨幅超34%。业界认为,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股具备资金吸引力。

  数据显示,九成以上银行股仍未走出破净。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1.65%,一年期存款挂牌利率降至1%以下,银行股平均股息率在4%左右。

  “资金维度的变化对银行板块表现亦有重要影响。”中欧红利精选基金经理刘勇表示,今年以来,保险资金配置银行股需求不减,且有下沉配置趋势。

  北向资金是另外一股重要的资金力量。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北向资金对银行股的持仓市值为2542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266亿元。

  多位受访机构人士提到,过去主动权益类基金对于银行股的配置整体处于低配区间。受公募基金新规政策推动,主动权益类基金增配银行股或具备动力和空间。

  刘勇表示,当前近一半主动型公募基金第一大业绩基准为沪深300指数,其中银行股权重高达15.7%,位居各行业首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银行股比重仅3.8%,欠配非常明显。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对银行股有较大增配空间。”某头部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公募基金新规或引导基金配置银行板块的比例向指数权重抬升。

  中国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一纬表示,公募基金新规还有望进一步促进指数基金提质扩容加速,上市银行作为宽基指数权重股,有望显著受益增量资金流入。

  “幕后”:

  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受多重因素影响,2020年至2023年,A股银行股经历了长达4年的深度调整期,破净成为共性,估值被显著低估。新一轮化债政策落地、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行等,为这一轮银行股估值修复提供基本面支撑。

  “过去银行股市净率普遍低于1倍,主要反映的是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但在政策托底、银行主动加大风险处置力度等因素驱动下,银行资产质量韧性超预期。”刘勇认为。

  上述头部基金公司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房地产风险缓释和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推进,银行业资产质量改善趋势明确。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财政部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行,也将进一步增强国有大行的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市场对国有大行稳健经营的预期,稳定投资者对银行股和金融市场的信心。

  此外,从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净息差来看,上述头部基金公司人士预计,总体来看,银行净息差全年下行幅度有限,业绩仍处于筑底企稳阶段。

  面对低估值的情况,上市银行陆续制定估值提升计划,通过多途径加强市值管理。

  “上市银行估值修复对银行融资能力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宋效军表示,一是拓宽融资渠道。估值修复后,银行通过定向增发、可转债融资的溢价空间打开。二是改善融资环境。今年以来,多只银行可转债因股价上行而触发强赎。三是促进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

  “银行股价修复、融资能力增强将直接提升银行信贷投放能力,使其进一步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为推动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支持。”宋效军进一步表示。

  在宋效军看来,银行股的价值重估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也具有多重战略意义。一是提升国内资本市场整体稳定性与投资者信心。二是提供高质量、稳定回报资产,激活财富效应。三是提升A股市场吸引力,有望吸引更多全球配置型资金流入A股市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