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绩优基金规模大增,科技医药赛道与AI板块成市场焦点
近日,多家基金公司披露三季报,科技、医药赛道绩优基金规模大涨。AI板块投资机会与风险并存,基金经理建议分散投资。全球云计算产业值得关注,AI模型价值提升,商业化加速。创新药板块进入个股阿尔法时段,持仓个股逻辑可兑现。
        
    
基金买在高点怎么办?如何避免“山顶”接盘与补救策略
A股震荡上行,部分散户基金未回本。基金买在高点怎么办?是割肉还是躺平?本文提供基金“体检”三问,助你判断是否赎回。同时,介绍长期持有、补仓摊薄成本等补救方法,以及普通投资人的“防高买”秘籍,如警惕热门基金宣传、选择
        
    
36万亿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基民投资行为现新变化
截至2025年8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6.2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中国证券报记者访谈十多位基民发现,基民投资行为出现新变化,如加大权益类基金配置、青睐被动指数型产品、重视科技主题赛道基金等,投资者篮子中的“菜”花样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24年度报告:投资收益率达8.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2024年度报告,显示基金投资收益额达2184.18亿元,投资收益率8.1%。基金资产总额33224.62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7.39%,展现了长期稳定的增值能力。
        
    
QDII产品限购新低至100元,基金投资策略需调整
9月24日,易方达、摩根等基金公司旗下多只QDII产品宣布收紧限购额度,部分产品申购限额低至100元。此次限购升级将对QDII基金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告,合理规划投资策略。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成绩亮眼,产业升级投资机遇凸显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近期陆续开放申赎,成绩亮眼。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26只基金中23只实现正收益,3只回报率超40%。基金经理表示市场短期良性分歧利于行情持续,中长期对市场保持乐观,当下是布局中国产业升级机会的时
        
    
葛兰重金出手,基金投资创新药板块引关注
近期医药板块调整中,葛兰管理的两只基金豪掷6.79亿元参与百利天恒增发,朱少醒、范妍等基金经理也参与其中。大量资金借道创新药主题ETF积极入市,机构扎堆参与百利天恒定增,创新药板块热度持续升温,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指数基金Y份额收益亮眼,警惕业绩分化风险
随着A股市场回暖,指数基金Y份额收益突出,多只产品成立不足一年收益超50%。但不同类型产品业绩分化明显,跟踪科创板、创业板指数的基金弹性更强。业内人士提醒高收益伴随高波动风险,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理性决策,关注
        
    
新手基民必看:基金投资常见问题解析
随着A股回暖,新基民增多,如何挑选绩优新基、买卖持有基金成为关注焦点。本文解答了买基金能否暴富、何时适合买入、绩优老基金能否买、基金分红等问题,强调长期稳定收益的重要性,建议通过分批买入或基金定投摊薄成本,关注
        
    
固态电池概念火爆,锂电板块与基金投资迎来新机遇
近期固态电池概念火爆,相关指数创新高,电池主题基金表现亮眼。业内称锂电板块电池受益于多重利好,整体景气度高,储能和固态电池等细分板块值得关注,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老基民深夜写下5条血泪经验!揭秘市场波动应对策略
十六年基金投资老基民分享5条血泪经验,涵盖牛市调整应对、基金选择标准、定投加码时机及资产配置策略,助投资者穿越牛熊周期。
        
    
9月基金发行热浪来袭,权益类基金占比近68%
9月基金发行迎来热潮,124只新基中权益类占近68%。成长风格基金成主力,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医药等领域布局密集。多只宽基指数基金、新型浮费基金也于9月发行。投资者认购热情高涨,9月已有“日光基”诞生,A股市场有望迎来
        
    
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首日售罄 或创年内权益类基金首发纪录
9月3日,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发布比例配售公告,首日发售即达50亿元募集上限,或创年内权益类基金首发纪录。今年以来,公募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最大的是华夏上证科创综合ETF联接,规模为48.92亿元。9月首周,公募产品发行升温,新
        
    
基金持仓长情现象解析:长期主义背后的逻辑与挑战
财联社9月4日讯,市场中有基金产品长期重仓同一家公司,这种“不动如山”的策略背后包含多重考量。统计显示,139只成立满三年的主动权益基金,2025年二季度第一重仓股从建仓起持续持有至今。基金经理偏好蓝筹股,背后是长期价
        
    
中证2000指数ETF成交额激增,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中证2000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9.62亿元,环比增幅达54.40%。各基金成交额均有显著增加,市场活跃度提升。尽管中证2000指数下跌,但相关ETF平均跌幅较小,市场波动中显韧性。
        
    
9月首周42只新基开启募集,招商均衡优选或创年内权益基金首发纪录
9月3日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公告比例配售,首日达50亿上限或创年内纪录。9月首周42只新基开启募集,环比大增44.83%,权益基金占比超76%。市场行情向好,赚钱效应提振投资者热情,带动资金流入公募产品。
        
    
可转债波动解析:投转债基金该赎回还是持有?
近期含可转债基金大幅下跌引发关注。本文解析可转债特性:波动小于股票、弹性空间大、适合长期持有。分析近期下跌原因包括正股波动和价格偏高。从抗风险能力、低利率时代配置需求、市场估值调整、股市上涨空间等角度,探
        
    
泓德基金解析市场反弹三阶段与基金投资策略
泓德基金指出市场反弹通常经历三阶段,当前处于第二阶段,市场估值未泡沫化,换手率未突破高点,资金端未达泡沫状态。预计短期债券市场波动大,制造业PMI等数据改善,政策面支持新旧动能,风险偏好难回落。
        
    
10年老基民揭秘!牛市赚钱的5条“反人性”法则
10年老基民分享牛市赚钱的5条反人性法则:忘记价格记住份额、制定贪婪计划、守住核心配置、定投纪律化、理解波动≠风险。牛市未变,回调是金,做冷静的逆行者!
        
    
知名基金经理中报观点:徐彦、张坤等谈投资与市场
近日,公募基金2025年中报披露,徐彦、张坤等知名基金经理观点备受关注。徐彦回应建仓进度慢,谈投资风格与股市风险;张坤阐述对悲观预期的看法;桑翔宇称创新药是年维度行情机会,任桀提倡理性投资,他们的观点为投资者提供重要参
        
    
8月公募产品发行火热,基金市场持续繁荣
8月公募产品发行延续火热,全市场157只新基开启募集,环比增幅5.37%,创年内新高。权益基金成主力,指数型基金受追捧,债券型基金发行降温。市场分析认为,A股稳健、赚钱效应提振投资者热情,基金管理机构加大供给,助推发行增长。星
        
    
牛市基金投资:避开这5大陷阱,稳健获利
牛市来临,基金投资需谨慎。本文揭示五大常见错误:全仓杀入、盲目跟风、忽视仓位管理、无止盈计划、过度盯盘。强调定投、了解基金策略、仓位控制、设定止盈点及回归生活本质的重要性,助您在牛市中稳健获利。
        
    
博时基金冯春远:关注科创与红利两大基金投资主线
博时基金冯春远表示,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信心增强,杠杆资金活跃度提升。他看好科创板100指数和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两大方向,前者聚焦硬科技企业,后者提供持续现金流回报,且波动性较低。
        
    
市场热度升温,基金投资需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价值
近期市场热度骤升,基金投资成焦点。部分基金经理因短期业绩欠佳遭吐槽,折射出短期业绩压力与长期投资价值的平衡难题。投资者应关注基金经理投资理念、投研实力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而非简单追逐短期排名。
        
    
社保基金投资布局揭晓,化工板块成新宠
2025年社保基金持仓情况揭晓,银行股成“压舱石”,科技消费“两翼齐飞”,化工板块成“新宠”。社保基金投资业绩出色,普通投资者可学习其投资思路,“借基布局”解决投资痛点。化工相关ETF市场表现优异,跑赢沪深300指数。投资
        
    
A股慢牛主升浪:历史规律与基金投资策略
本文剖析A股历史牛市规律,揭示政策、流动性与盈利驱动逻辑,预测2025-2026年或为主升浪阶段。提出科学分配、核心+卫星策略及动态再平衡等基金投资策略,助力投资者把握慢牛机遇,实现认知变现。
        
    
今年12只ETF拆分 警惕低价“数字错觉”陷阱
今年以来已有12只ETF公告拆分份额,拆分制造了基金“变便宜”的错觉,旨在降低投资者心理门槛。投资者应警惕低价错觉,聚焦基金真实投资价值,关注底层资产质量和长期业绩。
        
    
A股牛市回顾与基金投资策略
本文回顾了A股历史上的三轮牛市行情,包括时间、涨幅及领涨板块。同时,针对当前A股市场稳步向上的态势,提供了牛市时基金投资的注意事项,包括优化持仓结构、采用分批策略建仓以及关注基金经理的配置能力圈等。
        
    
QDII基金限购潮起,投资者何去何从?
近期国内权益市场回暖,QDII基金因业绩优势限购频发,投资者面临额度紧张与溢价风险。本文探讨QDII基金限购原因及投资者应对策略,建议关注港股创新药ETF等替代选择。
        
    
反内卷政策下的基金投资新机遇
随着反内卷政策的持续推进,基金经理们正积极寻找投资机会。他们关注科技创新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技术突破和全球化能力,将目光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科创领域,期待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
        
    
沪指站上3600点 基金投资策略与市场应对
7月24日上证指数站上3600点,但板块轮动快,基金投资者担忧赚钱效应。二季度权益类基金净赎回明显,公募基金持营承压。基金公司重视市场但销售提升不明显,主动型基金表现平平,指数类产品上涨。公募基金应对谨慎,科技板块成关
        
    
主动权益基金年内跑赢被动指数 投资优势凸显
截至7月9日,年内主动权益基金大幅跑赢被动指数基金,业绩最好的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接近100%。医药和港股行情助力主动基金,但并非所有医药基金正收益。展望下半年,科技、新消费、周期红利等领域被看好。
        
    
年内主动权益基金跑赢被动指数,投资优势凸显
截至7月9日,年内主动权益基金大幅跑赢被动指数基金,业绩最好的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接近100%。医药等行情启动下,基金经理选股主观能动性凸显,但下半年市场机会不局限于创新药,科技、红利、新消费等领域也具备投资机会。
        
    
2025下半年基金投资指南:科技成长与红利基金成焦点
随着2025年上半年行情结束,A股市场沪指站稳3400点。下半年基金投资需警惕误区,科技成长方向或再成主线,红利基金受青睐,REITs产品吸引力提升。投资者可根据风险偏好合理配置。
        
    
浮动费率基金火热,AI领域或成投资新宠
截至6月25日,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15只已成立,募集规模超150亿元。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单只规模回升,AI领域或成投资新方向,公募分析人士称市场环境和投资者预期变化影响基金发行。
        
    

菲菱科思(301191):业务模式变化业绩短期承压 成立基金投资交换芯片领域
菲菱科思(301191):业务模式变化业绩短期承压 成立基金投资交换芯片领域
        
    

壮大耐心资本 各方积极推动中长期资金参与私募基金投资
近日,深圳私募基金业协会举办“深圳创投日”耐心资本专场之中长期资金参与私募基金投资闭门交流会。会上,监管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将搭建“央地协同,市区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持续做好靠前服务工作,积极反映市场机构的意
        
    
“老”基金花式揽客,新基金提前结募 基金投资市场呈回暖趋势
随着A股市场的持续回暖,投资者的热情也随之升温,不少人通过基金产品参与市场。在此背景下,基金市场也活跃了起来:新基金发行升温,多只提前结募;老基金玩起了花式“促销”,如降费、打折等,以此吸引更多投资者。那么在这波行情
        
    
基金配置策略报告(2024年10月期):股市会走向分化吗?基金投资如何布局?
基金配置策略报告(2024年10月期):股市会走向分化吗?基金投资如何布局?
        
    
“毛基”拷问基金投资专业性
这几年,由于市场整体行情欠佳,基金经理面临很大挑战,所管产品业绩表现不佳。Choice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在当前4400多只主动偏股型基金中,自成立以来依然亏钱的基金超过一半。那些净值跌至几毛钱的基金,被投资者称
        
    
                            本周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