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上合组织峰会聚焦能源合作,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中方提出未来5年实施新增光伏和风电项目。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23.1亿千瓦,是成立之初的14.5倍。成员国支持扩大能源合作,增强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中国—上海合作组织

虚拟电厂:能源转型的核心引擎与智能破局之道
“双碳”战略下,新能源装机规模增长与电力系统灵活性不足的矛盾凸显。虚拟电厂作为数字技术与能源系统融合的产物,通过数字平台聚合分散资源,实现毫秒级功率平衡,成为能源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全球范围内,虚拟电厂正逐渐推

能源转型加速:技术升级引领可再生能源新时代
我国纵深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及发电量显著增长。技术升级促进新能源高效开发,推动传统能源绿色利用。新型储能技术助力构建新能源电力系统,能源转型成效显著但仍面临挑战。

阿法拉伐在华深耕超40年,持续深化投资布局助力绿色转型
阿法拉伐在华深耕超40年,视中国为全球最大市场。中国政府吸引外资政策及可再生能源等政策与其战略契合。阿法拉伐持续扩大在华投资,已在多地布局,未来将在市场开拓等方面发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特朗普政府收紧可再生能源许可,光伏风电项目受阻
当地时间周三,特朗普表示政府将不再批准光伏或风力发电项目,即便在电力供应不足地区。联邦政府上月收紧可再生能源许可流程,审批权收归内政部长办公室。特朗普将电价上涨归咎于可再生能源,并持续对可再生能源发起攻势,取消

中信建投:光热发电技术解析与系统价值分布
中信建投指出,光热发电通过聚光系统聚焦太阳能,加热介质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配置储热系统后,可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意义重大。兼具调峰和储能功能,部分区域有望成为调峰和基础性电源。聚光、吸热、

数据中心高耗能推动可再生能源需求激增
在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中,数据中心高耗能特性使其电力需求激增,推动可再生能源需求。全球科技巨头增加投资建设数据中心,亚太地区也加快数据中心建设。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全球科技巨头实现数据中心100%使用可再生电力,促进能源

深圳启动“绿车充绿电”激励计划 推动绿色能源消费
深圳市正式启动“绿车充绿电”激励计划,新能源车主在指定充电站充电可申领绿证。该计划旨在推广绿色充电桩,支持新能源汽车充绿电,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

氢能产业新突破:30兆瓦级纯氢燃机项目开工
今年以来,全球重大氢能项目频频落地,中国氢能产业进入有序破局新阶段。全球首个30兆瓦级纯氢燃机示范项目开工,标志着我国在氢能发电及长时储能领域实现关键突破。

全球电力需求强劲增长,可再生能源成本优势凸显
多项国际报告显示全球电力需求将持续强劲增长,同时可再生能源成本优势显现,预计将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煤炭发电主导地位面临改变,能源结构调整将影响能源价格走势。

中孟经贸合作迈向新高度 深度互补共拓未来
中孟经贸合作50年成果丰硕,中国连续15年为孟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在基础设施、成衣等领域合作紧密,未来将在制药、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拓展。两国产业链互补,中国聚焦高技术,孟加拉国或成制造中心,共同推动经贸关系发展。

绿色氢氨项目:规模化、商业化探索之路
本文介绍了远景科技集团在内蒙古赤峰建成的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以及全球范围内绿色氢氨项目的发展趋势。文章探讨了绿色氢氨项目的核心技术、适应新能源波动的策略,以及商业化探索的阶段和挑战。

2025上半年内蒙古新型储能电站建设加速
2025年上半年,内蒙古新开工建设独立新型储能电站34个,总装机规模达1480万千瓦。项目涵盖多种储能技术,有助于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增强电网稳定性,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上合组织可再生能源合作报告:装机量激增,中国贡献显著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可再生能源合作报告2024》显示,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23.1亿千瓦,中国贡献超3.7亿千瓦,区域合作前景广阔。



电力行业动态报告:能源法正式审议通过 明确可再生能源优先开发
电力行业动态报告:能源法正式审议通过 明确可再生能源优先开发


环保公用事业行业周报: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 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
环保公用事业行业周报: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 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

氢能行业月度报告:消费侧氢价指数持续下降 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有望提升
氢能行业月度报告:消费侧氢价指数持续下降 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有望提升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