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持有期基金遇冷,东方红资管规模缩水超千亿
“三年持有期”基金本为引导长期投资,现实却与初心相悖。东方红资管旗下多只三年期基金未实现正收益,规模四年缩水超千亿。市场重新审视持有期模式,专家指出封闭式产品发行应择时,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东方红资管面临核

冠军魔咒打破?2024公募TOP10基金全正收益,心路各异
慢牛行情下公募行业生态重塑,长期主义成核心议题。2024年绩优基金打破“冠军魔咒”,TOP10全正收益。基金经理各有心路,市场风格轮动考验心态。避免魔咒需坚持长期主义,关注基金长期业绩表现,筛选赛道优质产品。

消费基金首尾业绩差超80% 传统消费股“春天”何时来?
今年A股市场震荡上行,食品饮料板块表现掉队。消费基金业绩分化明显,首尾业绩差超80%。新消费崛起,传统消费基金与新消费基金业绩拉大。基金经理认为传统消费已触底,看好新消费增长空间。新兴消费形式兴起,传统消费股能否迎

2025公募基金业绩分化:易方达领跑,3家中小型公司亏损超千万
2025年上半年,28家公募基金公司中8家营收超10亿元,11家净利润超1亿元,易方达、广发、华夏基金净利润均超10亿元领跑行业。华西基金、浙商基金、江信基金等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亏损超千万元。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凭借全产品线

搭上算力顺风车 A股基金业绩反超港股基金
今年以来,港股基金率先上涨吸引市场关注,但随A股行情启动,A股基金业绩反超港股基金。算力赛道拉动下,重仓算力的A股基金崛起,全市场业绩排名第一的A股基金收益达1.74倍。当前全市场业绩排名前五强的基金中,A股基金占据主导,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回暖,A股助力市场升温
今年以来,伴随A股市场回暖,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回暖,新发产品数量和规模均稳步攀升。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发行首日募集规模超50亿元,有望成为今年发行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年内主动权益基金合并发行规模已达785.28亿元,

基金业绩分化:基金经理致歉与投资反思
今年A股回暖带动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回升,但部分基金未踏准节奏,基金经理在半年报中致歉。医药、红利等基金类型业绩分化,业内呼吁理性看待道歉行为,关注长期投资业绩。

8月新基金发行规模近千亿 权益类基金热度飙升
8月新基金发行市场持续回暖,规模近千亿元,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超570亿元创年内新高。绩优基金频发限购令,海外资管机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推出投资中国的FOF产品。国内基金管理人也频频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显示市场信心。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调整投资,撤资以色列机构引关注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撤回对一家美国企业和五家以色列金融机构的投资,引发市场关注。该基金称撤资因企业助长个人权利侵犯。同时,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二季度业绩表现良好,股票投资拉动整体业绩。此外,以色列国防军空袭加沙地带医

14家公募2025上半年业绩揭晓:8家净利增长,基金市场分化显著
14家公募2025上半年盈利数据出炉,8家净利润同比增长,3家减亏,3家缩水。华夏基金以11.23亿净利润居首,诺安、中欧基金增幅超40%。兴银基金净利润下滑,长盛、中邮基金双升。瑞达基金扭亏,5家仍亏损,南华、浙商基金由盈转亏。

AI基金苦熬半年终站C位,大赚111%引领投资热潮
今年权益类基金业绩接棒,AI基金苦熬半年站上C位,大赚111%。市场主题轮动下,AI赛道基攻城略地,业绩反转。公募主题切换利好AI,算力需求扩张,AI产业链或催生更多机会。

公募基金业绩分化显著 百亿基金经理建仓节奏引热议
今年下半年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普遍大涨,但仍有不少产品收益欠佳,其中包括多位百亿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大成知名基金经理徐彦因新基金建仓节奏慢引发热议,其管理的大成兴远启航混合成立后迟迟未大规模建仓。同期成立

上证指数创新高 资金面与基金成行情推手
8月18日上证指数触及3745.94点创近十年新高,充裕资金面与基金业绩回暖成行情推手。个人投资者、外资和险资成潜在增量资金,基金或成增量资金主力,市场关注上市公司基本面与美联储降息预期。

公募掘金策略“由宽入窄”,持续挖掘热门细分行业
近日沪指突破3674.40点,公募掘金策略由宽入窄,基金投资转向微观个股。大量行业主题基金发行,强化窄基策略流行。基金产品拥抱业绩独立行情,重仓股持仓范围越来越细。多位基金业内人士强调投资机会正转向窄基指数,热门行业

小微盘股强势崛起,基金业绩与限购齐飞
去年“9·24”行情以来,小微盘股表现强势,相关基金业绩水涨船高,超半数基金限购。市场观点分歧,万家基金看好小盘风格持续占优,中信证券则质疑上涨逻辑。专家提醒,小盘股后市需辩证看待,短期或延续活跃,但风险不容忽视。

交银创新领航混合风格漂移 银行股主导致业绩不佳
济安金信评级显示,交银创新领航混合风格漂移问题凸显,银行股仓位占比超55%,与投资主题严重脱节。该基金近1月排名跌至同类尾部,近3月排名也处于后20%,显著跑输同类平均。基金经理郭斐管理的该产品业绩表现不佳,引发市场关注

主动权益基金持续回暖,业绩与规模双提升
主动权益基金在发行规模和投资业绩双重推动下成为市场焦点,多只浮动费率基金提前结束募集,新成立基金规模超10亿元。逾九成主动权益基金近3月实现盈利,科技行业基金表现亮眼,长城基金建议关注“大科技+大金融”配置思路。

基金业绩回暖难阻“解套即赎”困局
近期基金业绩回暖,近九成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回报为正,但市场整体未摆脱“回本即赎回”困局,投资者操作分化,需基金经理重塑信任并优化市场生态。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资本市场、外贸、基金等热点聚焦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涵盖资本市场支持科创企业、外贸运行向好、公募基金业绩分化、港股公司业绩预告、中国移动业绩、外汇储备稳定、纺织行业韧性、中国经济前景信心、主动权益类基金财富效应及大疆跨界扫地机器人

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建仓 初期业绩整体不差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开始建仓,22只基金成立以来实现正收益,最高回报率接近8%。不同基金建仓速度和方向不同,净值涨跌各异。首批基金初期业绩整体不差,有望为第二批基金募集和运作起到示范作用。

公募内部资金青睐高弹性基金,进攻性策略成市场趋势
随着股票市场情绪升温,公募内部资金加大自持基金,青睐高弹性产品。同一基金经理所管不同产品业绩差异大,内部资金重仓产品表现更佳。公募进攻性策略符合市场趋势,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受青睐。

前7月主动权益基金业绩亮眼,医药主题基金领跑
前7月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12.01%,多只业绩超100%。医药主题基金表现突出,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领跑。同时,创新药主题指数型基金成为最大赢家,市场回暖下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优异。

多只绩优量化基金限购,维护业绩与投资者利益
多只绩优量化基金在业绩规模双增长后开始限购,国金基金等旗下产品申购限额调至1万元。业内称限购为保证策略有效及为投资者情绪降温,限购基金年内表现优秀,平均净值涨幅达12%。

基金业绩显著回归,多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翻番
伴随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及港股上涨,基金业绩显著回归。54只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超100%,34只主动管理基金业绩翻番,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突出。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主动权益业绩亮眼,广发、平安等旗下多只基金收益翻番。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回暖,基民信心重塑进行时
近800只主动权益基金7月净值创新高,年内平均收益达13.89%。业绩反弹吸引资金流入,但投资者信心仍需重建。基金公司通过投研强化、杜绝风格漂移等措施提升信任,监管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助力主动权益基金信心重塑。

个人养老金基金业绩规模双增长 拥抱养老金融新时代
今年个人养老金基金业绩规模双增长,Y份额年内均获正收益,最高超20%,规模合计达124.1亿元。指数增强基金增设Y份额,未来在税收优惠等驱动下,个人养老金“蛋糕”有望持续做大。

年内“翻倍基”增至4只 创新药基金领跑市场
又有两只基金年内业绩翻倍,增至4只“翻倍基”。创新药板块爆发,相关基金业绩上涨。截至7月17日,中银港股通医药A、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年内单位净值涨幅超100%。

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大幅跑赢被动指数基金,下半年或多点开花
年内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大幅跑赢被动指数基金,医药、港股等主题产品表现突出。基金业内人士认为,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占优得益于市场结构性行情及基金经理主观能动性。展望下半年,多个领域均被看好,包括科技、新消费、周期红利

2025上半年港股创新药基金业绩与估值分析
2025年上半年,港股创新药板块在政策与产业催化下表现突出,多只重仓该板块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亮眼。随着板块估值走高,市场对后续行情看法不一,投资者需甄别资产属性。

上半年基金业绩:创新药领跑,AI主题基金垫底
今年上半年接近收官,布局创新药赛道的基金业绩强势领跑,而AI主题基金则业绩排名靠后。各类风格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普遍回暖,近八成实现上涨。展望下半年,红利资产仍是重要主线,科技和内需方向也值得关注。

公募FOF投资胜率低,年内业绩回升科技股助力
上周A股指数调整,市场情绪回落,公募FOF投资胜率不高。年内FOF基金整体业绩回升明显,科技股行情助力。新消费分支受政策提振,但估值高需警惕风险。机构看好科技、新消费等投资方向。

发起式基金清盘潮:规模难题与成长困境
今年以来,因规模持续低于合同约定而清盘的发起式基金高达41只,上百只已拉响清盘警报。这些基金多因追逐热点成立,但业绩不佳导致规模萎缩。发起式基金成立门槛低,但需面临2亿元规模大考,业绩成为其核心生命力。

汇泉基金新任总经理陈洪斌,前总经理梁永强离任
汇泉基金公告新任陈洪斌为公司总经理,梁永强因工作调整离任。陈洪斌履历丰富,曾在多家机构任职。梁永强在管的多只基金业绩不佳,亏损超50%,或面临绩效薪酬下降。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