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内部资金青睐高弹性基金,进攻性策略成市场趋势

网络 2025-08-03 22:55:21
基金 2025-08-03 22:55:21 阅读

  “一拖多”基金经理所管的一系列产品中,哪一只才会吸引公募内部资金的重仓?答案是高弹性。

  随着股票市场情绪的逐步升温,许多公募内部资金也开始加大自持基金,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不同产品间,业绩强弱悬殊,内部人“重仓”的那一只业绩更好。业内人士认为,这与不同产品间的风格差异有关,当前机构选基思路重视产品风格的进攻性,此前市场出现多只基金回归保守策略后的清盘现象,凸显出市场对权益进攻策略的期望。

  自家人持基产品业绩为何更好?北方一位基金经理管理两只消费行业基金,其中一只基金的持有人包括基金经理本人、高管及公司自有资金,份额占比达5.47%,而另一只无自家份额持有,形成超30个百分点的业绩差异。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华南一位基金经理身上,其管理的两只产品中,一只产品年内收益率超过50%,而另一只则缺乏公募内部资金重仓,年内收益不足25%。

  内部资金选基重视合同风格,基金经理和基金高管的自持与否,对同一基金经理所管产品形成较大的业绩影响。最近一年来公募对市场的策略明显重攻轻守,内部资金更加偏重具有业绩进攻性的产品。以北方一位基金经理所管两只消费基金为例,被内部资金持有的基金产品,在基金合同上可将不高于50%的仓位投入港股市场,具有更高的风险收益特征。

  公募进攻性策略符合市场趋势。过去12个月内,公募市场多次出现基金产品降低股票仓位,回归保守策略后产品资金规模大幅度流出,最终黯然清盘的现象。在机构持有人不满基金产品风格变成保守的同时,一些原先预计将面临清盘风险的低风险产品,在增加股票仓位后却迎来生存奇迹。

  公募内部资金选基青睐高风险高收益产品,也体现市场的大势所趋。前海开源沪港深龙头精选基金经理杨德龙认为,从经济转型的角度来看,大力发展新的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是既定的国策,科技创新板块大幅上涨,已形成了较强的赚钱效应,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带来了更多增量资金,也推动了市场重心进一步上扬。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