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看涨下机构投资者部署防低迷策略
今年夏天市场看涨,但机构投资者并不自信。CoreData Research调查发现,许多机构投资者已开始部署防范市场低迷的策略,因担忧特朗普总统关税政策及贸易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沪指年内高点 基金自购热潮背后的市场逻辑
7月28日方正富邦基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不少于2500万元,年内已有126家公募机构自购,权益类资产受青睐。分析指出,基金公司自购反映对后市积极预判,市场活力增添机构自购信心,关注科技成长、中国制造、新消费等投资机会

银行股连续上涨:市场结构性因素与投资者结构变化剖析
本文探讨了银行股连续上涨的市场结构性因素,指出银行股从低估到成为市场焦点,背后除了政策支持,还有投资者结构的变化,长期与交易型投资者共同参与增加了股价弹性。

比特币创新高背后:机构投资者角色“刚刚起步”
比特币本周创下历史新高,分析称当前涨势仍由散户主导,机构投资者作用“刚刚起步”。美国稳定币法案过关,监管框架待议,大型银行推出稳定币。上市公司助推比特币需求,全球上市公司比特币持有量增加。

首批科创债ETF加速发行 机构投资者成主力
7月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中发行,一日结束募集,规模近290亿。7月14日发布上市公告,7月17日上市。机构投资者成重要买主,持有比例超90%。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今日发行 多只已售罄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今日正式发行,多只产品已售罄。10只产品募集上限均为30亿元,其中7只仅限今日募集,剩余3只募集期相对宽松。业内指出,科创债ETF主要投资者来自机构,资金早已锁定,不排除剩余产品也将提前结募。

中信证券:2024年机构增配银行股,2025年估值上行可期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A股42家上市银行资金面变化显示机构投资者配置整体回暖,被动基金和北向资金成为增持核心力量。展望未来,机构增配空间仍存,资金面是长逻辑,重估净资产为核心投资逻辑,预计2025年行业估值上行。

中信证券:2024年机构增配银行股空间仍存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机构投资者对银行股配置整体回暖,被动基金存续规模大增,主动基金持仓稳步提增,险资增配空间和意愿较大。宏观政策与微观数据指向板块风险回落,有助于银行股估值上行。

ETF行业空间大,竞争聚焦三大能力
华夏基金徐猛称ETF行业仍有大空间,虽规模提升但深度待加强,持有人渗透率低。居民储蓄转移推动ETF发展,机构投资者占比有望提升。行业面临环境、政策等变化,未来竞争聚焦指数投资、定义和资产配置能力。

科创板新设科创成长层 考验机构投资者专业能力
中国证监会发布意见,在科创板新设科创成长层,为未盈利但前景广阔的科技型企业开辟上市通道。此举提升资本市场包容性,同时也对机构投资者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构建双重护城河以分享高科技企业发展红利。

沪深股市震荡 机构龙虎榜动向揭秘
本周沪深两市震荡回调,龙虎榜显示机构投资者分歧明显,但买入力度强于卖出。萃华珠宝、中超控股、协鑫能科获机构过亿元买入,而永安药业、沪电股份则遭机构抛售。

美元资产光环褪色,全球投资者转向非美市场
美元资产吸引力走弱,全球投资者减持美国股票和美元,转向欧元区股票和新兴市场。美银和法兴银行报告显示,机构投资者对美国资产信任低迷,未来五年更看好非美股票。美元疲软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了这一趋势。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