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科能源控股股东询价转让股份,光伏行业动态引发关注
光伏龙头晶科能源9月15日晚间公告,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询价转让股份,初步确定转让价格为4.90元/股,折价约10.9%。拟转让股份获22家机构投资者全额认购,涉及光伏市场资金流向。同时,晶科能源控股子公司拟出售子公司股权,

机构“持基”版图曝光:港股ETF、A股宽基及科技类ETF成重点
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机构投资者重点配置港股ETF、A股宽基及科技类ETF,反映其借道布局优势赛道。华泰柏瑞沪深300 ETF等获大幅增持,摩根士丹利、国泰等基金看好科技成长、AI、非银金融及港股互联网等方向。

机构投资者基金调仓动向:权益TOP10全是ETF,增持港股主题产品
2025年中报披露机构投资者基金调仓动向,上半年在公募基金市场持有份额增加。股票型基金中港股主题基金被增持,沪深300ETF仍为机构持有最多股基;债基中被动指数债基、混合二级债基受青睐;货基被减持力度最大。

基金半年报:降费成效显著,机构增持股票型基金,后市机遇大于风险
2025年基金半年报披露完毕,公募基金降费降佣成效显著,管理费和交易佣金均明显下降。机构投资者大幅增持股票型基金,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基金经理看好A股市场中长期上行空间,认为机遇总体大于风险,并分享了具体投资机会。

财政部在香港发行125亿人民币国债,认购倍数达3.35倍
8月27日,财政部在香港发行2025年第四期125亿元人民币国债,认购倍数达3.35倍。各期限国债发行利率明确,2年期1.51%,3年期1.54%,5年期1.69%,15年期2.09%。此次发行受到投资者广泛欢迎,显示市场对人民币国债的高度认可。

A股增量资金分析:机构活跃 外资有分歧
本文分析了A股增量资金情况,指出机构投资者入市更为活跃,尤其是私募,游资、“两融客”等也是市场上行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中小投资者参与有限,外资看多声音增多但仍有分歧,弱美元趋势下外资有望流入。

科创债ETF上市满月规模超千亿,市场期待第二批申报
10只首批科创债ETF上市满一个月,规模合计达1161.25亿元,嘉实科创债ETF率先突破200亿元。持有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券商、银行参与度高,市场期待第二批科创债ETF申报。

港股再融资市场爆发,新经济企业成主角
今年港股再融资市场爆发,240多家公司实施再融资,金额达1839亿港元。新经济企业是配股融资主力,比亚迪、小米等头部企业募资领先。机构投资者深度参与,带来战略价值。但大规模配股也引发股权稀释问题,上市公司需平衡矛盾。

多只债基恢复机构大额申购,债市流动性充裕
近期多只债券型基金恢复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大额申购业务,业内人士分析称是政策支持、市场环境改善及基金管理人策略调整的结果,反映了债市流动性充裕与机构配置需求持续。

2025半年报揭秘:机构投资者最新动向全解析
随着2025年半年报陆续披露,社保、QFII、券商、保险等机构投资者最新动向浮出水面。Choice数据显示,近两百家A股公司已发布半年报,机构持股情况备受关注,包括社保基金、QFII、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及券商的投资布局。

上交所联合多部门举办机构投资者服务东北行活动
8月7日,上交所联合辽宁证监局等在辽宁举办机构投资者服务东北行活动,围绕科创板“1+6”改革政策宣讲解读,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助力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美股本周回升打破回调预期,散户行为成市场焦点
美股本周回升打破持续回调预期,散户投资者逢低买入行为显著,对机构投资者产生影响。专家警告市场估值偏高,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建议散户谨慎。

市场看涨下机构投资者部署防低迷策略
今年夏天市场看涨,但机构投资者并不自信。CoreData Research调查发现,许多机构投资者已开始部署防范市场低迷的策略,因担忧特朗普总统关税政策及贸易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沪指年内高点 基金自购热潮背后的市场逻辑
7月28日方正富邦基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不少于2500万元,年内已有126家公募机构自购,权益类资产受青睐。分析指出,基金公司自购反映对后市积极预判,市场活力增添机构自购信心,关注科技成长、中国制造、新消费等投资机会

银行股连续上涨:市场结构性因素与投资者结构变化剖析
本文探讨了银行股连续上涨的市场结构性因素,指出银行股从低估到成为市场焦点,背后除了政策支持,还有投资者结构的变化,长期与交易型投资者共同参与增加了股价弹性。

比特币创新高背后:机构投资者角色“刚刚起步”
比特币本周创下历史新高,分析称当前涨势仍由散户主导,机构投资者作用“刚刚起步”。美国稳定币法案过关,监管框架待议,大型银行推出稳定币。上市公司助推比特币需求,全球上市公司比特币持有量增加。

首批科创债ETF加速发行 机构投资者成主力
7月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中发行,一日结束募集,规模近290亿。7月14日发布上市公告,7月17日上市。机构投资者成重要买主,持有比例超90%。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今日发行 多只已售罄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今日正式发行,多只产品已售罄。10只产品募集上限均为30亿元,其中7只仅限今日募集,剩余3只募集期相对宽松。业内指出,科创债ETF主要投资者来自机构,资金早已锁定,不排除剩余产品也将提前结募。

中信证券:2024年机构增配银行股,2025年估值上行可期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A股42家上市银行资金面变化显示机构投资者配置整体回暖,被动基金和北向资金成为增持核心力量。展望未来,机构增配空间仍存,资金面是长逻辑,重估净资产为核心投资逻辑,预计2025年行业估值上行。

中信证券:2024年机构增配银行股空间仍存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机构投资者对银行股配置整体回暖,被动基金存续规模大增,主动基金持仓稳步提增,险资增配空间和意愿较大。宏观政策与微观数据指向板块风险回落,有助于银行股估值上行。

ETF行业空间大,竞争聚焦三大能力
华夏基金徐猛称ETF行业仍有大空间,虽规模提升但深度待加强,持有人渗透率低。居民储蓄转移推动ETF发展,机构投资者占比有望提升。行业面临环境、政策等变化,未来竞争聚焦指数投资、定义和资产配置能力。

科创板新设科创成长层 考验机构投资者专业能力
中国证监会发布意见,在科创板新设科创成长层,为未盈利但前景广阔的科技型企业开辟上市通道。此举提升资本市场包容性,同时也对机构投资者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构建双重护城河以分享高科技企业发展红利。

沪深股市震荡 机构龙虎榜动向揭秘
本周沪深两市震荡回调,龙虎榜显示机构投资者分歧明显,但买入力度强于卖出。萃华珠宝、中超控股、协鑫能科获机构过亿元买入,而永安药业、沪电股份则遭机构抛售。

美元资产光环褪色,全球投资者转向非美市场
美元资产吸引力走弱,全球投资者减持美国股票和美元,转向欧元区股票和新兴市场。美银和法兴银行报告显示,机构投资者对美国资产信任低迷,未来五年更看好非美股票。美元疲软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了这一趋势。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