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减速器上市公司中期业绩:整体好转,机器人领域成亮点
2025年中期减速器上市公司业绩好转,11家企业7家净利增长。双环传动成盈利王者,绿的谐波营收增幅大。国茂股份、丰立智能净利下滑,巨轮智能、川机器人亏损。国内机器人行业需求回暖,减速器与机器人行业紧密相关,多家公司加

美团Keeta卡塔尔上线 中通微盟视比特发布新动态
2025年8月20日,美团Keeta在卡塔尔上线,中通快递二季度包裹量达98.5亿件,微盟首次披露AI收入约3400万元,视比特机器人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中国即时零售企业加速全球化,快递行业以量带利,AI重构企业服务,工业机器人赛道持续升

科创板晚报:百利天恒亏损,诺诚健华收购,多地政策助力产业发展
《科创板日报》8月19日讯,科创板晚报聚焦多领域动态:百利天恒上半年净亏损11亿元,诺诚健华拟收购广州诺诚健华7%股权,和元生物、新致软件股东减持。上海加速机器人应用,广东推动商业航天发展。同时,多家科创板公司披露半年

上海发布《AI+制造》实施方案 推动智能化发展
上海正式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形成新质生产力,并推动工业机器人在多领域的应用。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午后大幅拉升,AI+制造方案助力
8月19日午后,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如儒竞科技、信质集团等大幅拉升,触及涨停板。上海市发布AI+制造发展实施方案,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中国机器人产业:从工业之王到消费新贵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在北京举办,中国机器人产业迈入新阶段。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领先,消费端起量,技术、市场、政策优势明显,但也面临挑战。

2025工业机器人发展:实用为王,国产崛起与上市热潮
2025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7万套,同比增长35.6%。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实用性和高性价比成为行业追求。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逆势增长,国产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将超60%。同时,工业机器人行业迎来新一轮上市热潮,多家企业获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迈入规模化价值创造新阶段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传统工业机器人公司亮相最新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已从技术探索阶段迈入规模化价值创造新阶段,人形机器人强调“灵活泛化”,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生态构建。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深圳企业携前沿成果亮相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办,200余家企业携1500余件展品亮相,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创纪录。深圳20余家企业展示前沿技术,如乐聚5G-A人形机器人、优必选群体智能技术等。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专利申请量占全球2

中国稳居全球机器人主要市场,技术趋势与前景展望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伊藤隆之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透露,中国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逆势增长,市场份额上升,稳居全球最重要市场地位。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广泛,机器人密度持续提升,技术趋势包括AI、人形机器人等。尽管地缘政治

工业机器人公司积极投身人形机器人热潮
传统工业机器人公司正积极投身人形机器人热潮,新松机器人、埃斯顿、越疆科技等均已布局。这些公司从去年下半年起纷纷入场,面对具身智能初创企业,它们能否后发制人?越疆科技等已推出人形机器人产品,并积极探索商业化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工业机器人与跨境电商双轮驱动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六年来,进出口规模创新高,高新技术产品成亮点,形成完备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链。同时,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广州进口规模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增强“湾区消费”辐射力。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前瞻:我国机器人产业持续领跑
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市场地位。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4.3%,中国厂商在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占据主导。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举办,将展示大量优秀机器人企业展品。

工业机器人市场繁荣,技术创新与国产化加速
我国连续多年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今年企业订单增长,交付周期缩短,得益于国补政策及新兴行业需求。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技术创新与国产化进程加速。

2025上半年工业机器人出口大增 鸿博股份扭亏为盈
2025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1.5%,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李宁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鸿博股份上半年业绩同比扭亏为盈,算力项目验收完成推动业绩增长。

工业机器人发展:创新与“出海”双轮驱动
本文探讨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从追赶走向自主可控。面对市场竞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积极“出海”实现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拓展应用场景,出海拓展增量市场,政策也给予支持。

工业机器人:创新与出海双轮驱动发展
本文探讨我国工业机器人从追赶走向自主可控的发展历程,分析在政策与技术共振下,企业如何通过创新开辟增长空间,积极“出海”谋增量,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展望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未来。

国产工业机器人:创新与出海驱动高质量发展
本文聚焦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从追赶走向自主可控,用10年时间实现从跟跑者到引领者的转变。面对市场竞争,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积极“出海”等策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拓展增量市场,提升全球产业链话语权。

工业机器人:创新与出海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本文探讨了中国工业机器人从追赶走向自主可控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在政策与技术共振下,企业如何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拓应用场景和“出海”寻找新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展望了国产工业机器人在创新与“出海”双轮驱动下

工业机器人:创新与“出海”驱动高质量发展
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迅速,2024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外资品牌。政策与技术共振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拓应用场景并“出海”寻找新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产工业机器人:创新与“出海”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本文报道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从追赶走向自主可控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工业机器人企业在政策与技术共振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包括加大研发投入、开拓应用场景及积极“出海”拓展增量市场等,展现了国产工业机器人在创新与“出海”

国产工业机器人:创新与“出海”双轮驱动发展
本文报道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从追赶走向自主可控的发展历程,指出在政策与技术共振下,工业机器人企业以创新开辟增长空间,积极“出海”谋增量。国产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外资品牌,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业机器人:创新与“出海”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迅速,2024年国产市场份额首超外资。在政策与技术推动下,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开拓应用场景及积极“出海”实现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拓展应用场景,出海拓展增量市场,未来可期。

国产工业机器人:创新与出海双轮驱动
我国工业机器人从追赶走向自主可控,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首超外资。政策与技术推动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应用场景,并积极出海谋增量,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产工业机器人:创新与出海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我国工业机器人历经十年发展,从跟跑走向并行与引领。在政策与技术推动下,国产机器人迎来黄金期,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开拓应用场景及积极出海,实现高质量发展,拓展全球市场。

工业机器人:创新与“出海”双轮驱动发展
本文介绍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从追赶走向自主可控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在政策与技术共振下,工业机器人企业如何通过创新开辟增长空间,以及积极“出海”拓展增量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产工业机器人:创新与出海双轮驱动发展
本文介绍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从追赶走向自主可控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工业机器人企业在政策与技术共振下的发展现状,以及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探讨了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积极“出海”谋求增量的策略。

翼菲智能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工业机器人领域领军企业
翼菲智能作为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工业机器人企业,已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该公司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研发等,提供机器人综合解决方案,在轻工行业有深厚积累,产品组合丰富且具备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2025年6月25日财经资讯:具身智能工厂投用、斯坦德递表、上海AI监管
2025年6月25日财经资讯:全球最大具身智能数据工厂在天津投用,斯坦德机器人递表港交所,上海对拒不整改的人工智能服务网站立案处罚,彰显AI行业监管与发展的新动态。

谐波减速器市场分析:需求激增与国产替代机遇
东海证券报告指出,谐波减速器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应用广泛,2023年国内消费量达66.93万台。人形机器人量产加速推动需求激增,预计2029年全球需求将达1400万个。供给端哈默纳科扩产谨慎,国内厂商如绿的谐波迎来国产替代机遇。

建筑机器人“天团”亮相 科技感注入传统建筑行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探访中建三局西南公司项目,发现激光整平、抹光等多样建筑机器人组成“天团”,发挥高效精准优势。行业追求具身智能,虽成熟度欠缺,但拥抱科技变革是大势所趋。

广西首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下线 机器人行业迎发展机遇
6月18日,广西首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在柳州下线,型号为Walker S1,共20台。工业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明珠,是推动工业化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拓展,机器人行业将发挥更重要作用,国产品牌份额有望提升。

江苏工业机器人产业加速出海 科技赋能竞争力提升
今年以来,江苏工业机器人产业加速出海,以含金量更高的产品和更高效的通关速度持续为全球市场“上新”。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突破增强了产业链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助力企业抢抓海外订单,海关等部门也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