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亿私募大动作 成立AI公司!与高校合作撰写涉及大模型论文
百亿量化私募,纷纷加入人工智能(AI)“军备竞赛”。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期,沪上百亿量化私募念空科技成立了上海全频思维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文简称全频思维,英文简称AllMind),探索AI的前沿课题。该公司还和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合作撰写论文《面向特定任务大型语言模型的监督微调与强化学习分步式自适应集成》,于今年5月投向NIPS(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

顶流大V发车、基金经理定投自购 医药股集体调整是倒车接人吗?
传统消费领域,“喝酒”还泥足深陷,“吃药”行情已经王者归来。刚刚过去的一周(5月19日-23日),创新药ETF单周飙涨8%以上,港股通创新药ETF、创新药ETF、医疗保健ETF涨幅居前,甚至超过了因国际金价反弹的黄金股ETF。

旱涝保收已成过去式!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来袭 究竟“新”在哪里?
在投资者的印象中,基金公司总是“旱涝保收”的机构,无论基金收益如何,其费用只和规模挂钩。因此,过去公募基金行业对业绩比较基准重视程度不足,出现过个别基金大幅偏离基准、风格漂移的现象,难免“顾此失彼”。但是这一弊端或将成为过去式!从明天(5月27日)开始,刚刚获批的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将开始认购。

行情轮动提速 公募基金加大“翻石头”力度
近期风格切换较为频繁,市场行情轮动较快,在缺乏主线机会的情况下,公募基金加大了“翻石头”的力度。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上周(2025年5月19日-5月25日)共有132家公募机构参与174家上市公司的调研,累计调研次数达到770次。其中,博时基金调研最为积极,上周共计调研27次,国泰基金、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也调研较多。

ETF今日收评 | 标普500ETF、游戏ETF涨约3% 港股汽车相关ETF跌超4%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从板块来看,核电股集体爆发,IP经济概念股震荡走强,智能物流概念股持续活跃。下跌方面,医药股集体调整。ETF涨跌幅方面,标普500ETF、游戏ETF涨约3%。据国家新闻出版署5月21日公布的审批信息,本月共有130款国产网络游戏获得版号,14款进口网络游戏获批,合计发放版号144个,打破了3月份129款的纪录,刷新近两年单月版号发放纪录。

基金业绩排名生变!港股基金罕见登顶
港股主题基金罕见拿下年内基金业绩榜榜首。最新数据显示,港股主题基金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反超北交所主题基金和人形机器人主题基金,暂夺全市场公募基金业绩榜榜首。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等多只重仓港股的基金业绩位居市场前列。年内业绩排名前110只基金中,半数都重仓持有港股。

苦熬4年 医药基金终于爆发!
创新药板块在持续几年的下跌之后,今年终于否极泰来。2021年初,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开始剧烈调整,持续时间长达4年。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强势爆发,多只医药主题基金业绩抢眼,收益率超过40%。“表现抢眼!创新药还能上车吗?”成为天天基金目前第一大热议话题,凸显医药行业的高关注度。多位受访基金经理表示,当前医药板块基本面持续复苏,医药行业最困难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了。

首尾相差近80个百分点 QDII基金业绩明显分化
截至5月21日,今年以来QDII产品的业绩呈现明显的分化势头。据统计,排名首位的产品净值涨幅为66.44%,领先排名末位的产品近80个百分点。受益于港股创新药和欧洲股市走强,相关产品在QDII基金业绩榜上排名居前;前几年持续“霸榜”的石油QDII基金今年以来则普遍出现负收益。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今年以来QDII基金净值平均上涨9%。

对冲基金新动向 华尔街“聪明钱”看多中国科技股
近日,高盛披露的报告显示,对冲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减持了美股“七巨头”,同时增加了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投资。业内人士认为,华尔街“聪明钱”的调仓换股显现出中国科技股日益增长的吸引力,随着中国在开发新技术方面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些股票对外资投资者很有吸引力。高盛在5月20日发布的报告中称,今年一季度对冲基金普遍减持了多数“七巨头”股票的净头寸。

今年首只5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飞” 供给压力下资金面担忧加剧
今年首只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遇冷“发飞”。5月23日,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只50年期品种发行落地,加权平均中标利率为2.1%,高于银行间债市同期限债券收益率,较2月同期限国债续发行时的收益率低点上行约19BP(基点)。当天二级市场长债利率明显向上拉升,午后有所回落。受访人士认为,随着市场对关税影响的逐步消化,债市交易逻辑重点聚焦供给压力和资金面情况。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