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A股还是港股、科技还是非科技 高盛研报回应投资中国两大热点问题
今年年初至今,中国股票的表现亮眼,吸引了众多海外投资者的目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港股走势要远好于A股,同时中国股票这一波上涨趋势明显由科技股带动。接下来,投资者是要继续投资港股还是要转移至A股市场?要继续投资科技板块还是转移至消费、地产等非科技板块?本周三,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在其报告中做出了分析。

股票ETF连续三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超百亿元
【导读】股票ETF连续三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合计超百亿元中国基金报记者天心3月25日(本周二),A股市场持续震荡,三大指数小幅收阴,两市成交1.26万亿元,创近期新低。3月25日,股票ETF出现超20亿元资金净流入,跟踪科创板50、港股科技、恒生互联网等指数的宽基ETF,以及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等行业主题ETF资金净流入靠前。
大基金二期再出手!今年三度落子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上海精测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精测”)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二期”)、上海精璇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精昕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13.7亿人民币增至约20.7亿人民币。

超长债ETF止跌后“华丽”修复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 机构解读2.0%市场阻力位
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调整后,近日,30年期国债ETF净值迎来阶段性修复,其交投之活跃也再度引发市场强烈关注。不少基民感慨“越来越难做”,“离场”还是“加仓”,这是个问题。数据显示,鹏扬和博时旗下30年期国债ETF近5个交易日二级市场价格分别上涨2.06%、2.04%,25日成交额分别为99.73亿元、38.92亿元,换手率更是分别高达55.50%、62.70%,表现堪称“华丽”。
A股又见大手笔分红!多家公司披露年报分红方案
多家公司披露年报分红方案昨日晚间,招商银行披露202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降0.48%;实现归母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净利息收入2112.77亿元,同比下降1.58%;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262.11亿元,同比增长1.41%。
多只黄金ETF规模增长超百亿!冲高获利后 金价或进入盘整期
上周,国际金价触及3050美元的历史高位,市场出现了小幅获利了结的趋势。业内人士预计,黄金可能进入一段时间的震荡整理期。近年来,黄金因其稳定的避险属性,成为投资者在不确定经济环境下的首选资产。ETF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凭借其高流动性和低交易成本,成为黄金投资者的重要渠道。数据显示,黄金ETF近一年合计规模增长超500亿元,多只头部产品规模增长冲破百亿元大关。

降费降佣效果显现 “真金白银”切实让利基民
2025开年以来,以QDII为代表的高费率产品降费,为公募第一阶段降低管理费用画上句号,高于1.2%的年管理费率逐步退出市场。此外,近期披露的2024年基金年报以及公募基金交易佣金支付情况显示,公募第二阶段降低交易费用也取得初步成效。在稳步降低公募基金的综合费率的大背景下,2025年公募第三阶段降费将聚焦基金销售费用。

左手周期右手科技 外资QFII最新调仓路径曝光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的陆续披露,各路机构持股动向浮出水面。截至3月25日,Wind数据显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在2024年末持有40只A股。从配置方向来看,化工、电子等行业成为QFII的核心配置。多位外资机构人士表示,在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和政策进一步支持下,上市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提升。在企业治理和公司业绩持续改善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长期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首批基金2024年年报出炉 基金经理对权益资产较为乐观
首批基金2024年年报出炉,机构持仓路线图浮现。近日,中庚基金、九泰基金、明亚基金等公司率先披露了旗下基金的2024年年报。多只基金的隐形重仓股曝光,最新投资策略也公之于众。年报显示,基金经理普遍认为,经济基本面逐步改善,权益资产性价比凸显,有较多结构性机会可以把握。

多家私募借道ETF布局权益市场 中小机构积极性更高
今年以来,私募机构积极配置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私募排排网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今年以来共有57家私募机构出现在46只年内上市ETF的前十大基金份额持有人名单中,合计持有基金份额达8.99亿份。在业内人士看来,ETF具有高流动性、风险分散和交易便捷等特性,可以助力私募机构灵活调整投资组合、更好应对市场变化。中小私募机构布局ETF更积极。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