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隔一年 私募基金总规模重返20.22万亿元
【导读】私募基金总规模达20.22万亿元时隔一年,私募基金行业管理总规模重返20万亿元大关。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末,私募基金行业管理总规模达20.22万亿元,环比增长1.25%(增加0.25万亿元),连续五个月保持正增长。这也是自2024年4月以来,私募基金行业管理总规模首次突破20万亿元。
A股首例!知名私募基金并购上市公司 一揽子交易锁定控制权
监管部门明确表态支持后,A股首例私募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案例浮出水面。5月23日晚,天迈科技披露实控人变更的进展公告,苏州工业园区启辰衡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苏州启辰”)将合计收购上市公司26.10%的股份。结合协议中公司原实际控制人表决权放弃等一系列安排,苏州启辰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邝子平成为实际控制人。

多家创新药企年内股价翻倍 创新药板块新机遇在哪?
在国内医药行业“老大哥”恒瑞医药(600276.SH;1276.HK)港股上市首日收涨25%之时,A股和H股创新药板块也上涨明显。A股方面,wind显示,5月23日,阳光诺和(688621)涨12.55%,贝达药业(300558)涨8.35%,华海药业(600521)涨7.45%,泰格医药(300347)、信立泰(002294)等涨超5%。

创新药板块爆发 机构称创新药是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创新药板块再度爆发!5月23日,港股医药板块全线走强,昭衍新药一度大涨超16%,泰格医药大涨超12%,绿叶制药一度大涨超11%。A股创新药板块亦强势爆发,海辰药业斩获20cm涨停,众生药业涨停。2021年年初至今,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自高点持续调整。不过,今年以来医药行业持续有催化剂兑现,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涨超37%。近期,医药行业利好不断,行情持续回暖。
恒瑞医药引爆港股!上周7只基金扎堆申报,瞄准科技医药汽车
5月23日,A股创新药龙头企业恒瑞医药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首日开盘涨幅超30%,前日暗盘交易涨幅达30%,市场热度折射出资金对港股创新药板块的强烈关注。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加速抢滩港股通产品线,上周共有7只港股通主题基金密集申报,涵盖创新药、科技、汽车等热门赛道,另有8只已申报产品获受理,港股结构性机会持续吸引资金关注。

日债崩了!谁来接盘日本天量国债?
继美债收益率直逼高点后,日本长期国债也似乎陷入了“无人接盘”的危险境地。5月23日,日本超长期国债收益率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截至5月23日19时,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1.78%至3.041%;同时,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1.7%至3.522%。日本超长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历史高位,另一边,日本债券市场连续多天无人出价。

全球市场:纳指跌1% 道指、标普连跌四日 国际金价涨超2%
美股市场: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5月23日,因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和苹果公司征收新关税,美国股市当日收盘下跌。道指、标普四连跌。截至当天收盘,标普500指数收跌39.19点,跌幅0.67%,报5802.82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256.02点,跌幅0.61%,报41603.07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跌188.53点,跌幅1.00%,报18737.21点。

特朗普据称将签下核能“复兴令” 电力军备竞赛全面爆发
据媒体报道,四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最早将于周五(5月23日)签署行政命令,准备通过简化新核反应堆的审批流程、加强燃料供应链,以期重振美国的核能产业。面对自20年来首见的用电需求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蓬勃发展——特朗普在上任第一天就宣布进入国家能源紧急状态。

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获批 将持有人利益和基金管理人利益深度绑定
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获批,将持有人利益和基金管理人利益深度绑定。上海证券报记者5月23日从中国证监会获悉,5月16日上报的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已正式获批,即将启动发行。

债市“科技板”开局火爆 13家银行入场募资1650亿元
今年,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发展政策集中出台。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上线,多家银行、证券、股权公司等金融机构相继启动科创债发行工作,其中银行发行数量及规模位居前列。数据显示,5月7日—22日,已有13家银行发行15只科创债,发行规模达1650亿元。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