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行业“反内卷”成共识,龙头企业盈利修复
本报讯 (记者毛艺融)在锂电产业链上,“反内卷”成为行业共识。行业人士认为,锂电行业新需求不断释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海外市场、储能市场、商用车电动化等都在带来市场增量,这为锂电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在需求拉动下,龙头企业产能偏紧、出现扩产需求,锂电行业显现出即将走出周期底部的向好迹象。多家公司在半年报中提出要“减无序扩张、提良率、控账期”,行业盈利修复已率先体现在负极材料环节,标志着行业正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97亿元,同比增长23.78%;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增长62.26%。公司依托镍、钴产业链一体化和产品结构优化,实现量利双升。今年上半年,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3.96万吨,同比增长17.68%,超高镍9系产品占比提升至六成以上,三元正极材料出口量占中国三元正极总出口量的57%。下游锂电材料端,大圆柱电池材料实现规模化量产;固态电池材料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开发,与国内头部电池企业深度合作,构筑了公司在大圆柱电池材料和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70.9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23%。公司表示,报告期内,负极材料业务方面,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思路、工艺技术升级、对生产和测试设备进行重大创新,实现了降本增效,经营情况逐步改善;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多款产品性能领先优势明显,下游客户量产导入有序推进;四川一体化负极工厂一期产能逐步投产,为改善成本和抢占客户市场夯实基础。自动化装备业务方面,头部电池客户积极扩产应对市场需求,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地位,上半年新接订单金额明显回升,中后段注液、叠片、化成、包膜机等设备的份额不断提升。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98.58亿元,同比增长11.78%;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逾10倍。公司表示,云南一体化生产基地完成石墨化工艺升级,自主研发的厢式炉工艺在石墨化加工中成本优势显著,其通过大箱体提升负极材料有效容积,实现了装炉量增加和单位成本下降,进一步降低石墨化加工成本,提升产品整体盈利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反内卷”正推动锂电行业由盲目扩产转向质量和效率竞争,具备成本优势与技术积累的企业率先受益,这将有助于锂电行业形成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