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突破,光伏产业链价格企稳回升

网络 2025-11-11 07:45:48
市场资讯 2025-11-11 07:45:48 阅读


  太阳能电池领域,又有重大技术突破!

  11月10日晚消息,日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发出光电转换效率为27.2%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原型器件,并显著提升了其运行稳定性,这一成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关键基础。

  从整个光伏产业来看,三季度以来,在“反内卷”政策的推动下,光伏产业链价格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在二级市场上,光伏概念股近期持续活跃。截至目前,A股光伏板块总市值超过2万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来看详细报道!

  重要进展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易于低成本印刷制备且具有高光电转换效率的优势,被视为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的典型代表,发展前景广阔。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其光电转换效率已从最初的3.8%提升至超过26%,逼近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水平,但与理论极限效率仍存在一定差距。

  据科技日报10日报道,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悉,该所游经碧研究员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发出光电转换效率为27.2%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原型器件,并显著提升了其运行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这一突破标志着钙钛矿电池技术迈向新高度。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在传统工艺中,甲基氯化铵中的氯离子在薄膜结晶过程中会向上表面迁移并富集,导致钙钛矿层在垂直方向上氯元素分布不均。这种不均匀性会引发表面缺陷和界面电子势垒,增加载流子复合,影响电池性能与长期稳定性。

  为解决这个问题,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能在垂直方向使氯元素均匀化分布的策略。他们在薄膜生长过程中引入碱金属草酸盐,利用其解离出的钾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的强结合作用,有效抑制了氯离子的无序迁移,使其在钙钛矿层中均匀分布。

  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钙钛矿薄膜质量显著提升:载流子寿命延长至20微秒,界面缺陷密度大幅降低。基于该薄膜所研制的太阳能电池经多家权威机构认证,实现了27.2%的光电转换效率。在稳定性方面,电池在持续运行1529小时后,仍能保持初始效率的86.3%;在85℃光热耦合加速老化条件下运行1000小时后,也维持了82.8%的初始效率。

  据悉,这一研究实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与稳定性方面的协同提升,将为推进钙钛矿太阳能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光伏领域技术突破不断。11月3日,浙江企业“纤纳光电”正式发布全球尺寸最大的钙钛矿光伏商用组件。经TüV南德权威认证,纤纳2.88m²组件功率为509.21W,效率为18.60%,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标志着钙钛矿光伏技术从实验室及中试阶段,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迈出坚实一步。

  国盛证券指出,目前,钙钛矿领域呈现“技术突破、产业落地与供应链自主化并进”的强劲态势。在产业端,里程碑式跨越接连涌现:协鑫光电GW级钙钛矿产线迎来历史性时刻:首片1150×2400mm超大尺寸钙钛矿商业组件于江苏昆山正式下线。同时TCO导电膜玻璃,已由金晶科技通过十年技术攻坚实现国产化突破,并将国产化率提升至95%以上,这一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为产业链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光伏产业链价格企稳回升

  近期,光伏上市企业发布2025年三季报,头部光伏企业第三季度盈利情况环比有所改善,但依然承压。平安证券指出,光伏板块第三季度盈利情况的环比改善主要受两方面因素推动:一方面,得益于光伏产业链价格的企稳,存货减值损失减少;另一方面,毛利率水平整体环比提升,其中硅料环节提升幅度较为明显。

  上述券商指出,三季度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企稳回升一定程度受“反内卷”因素的推动;展望未来,光伏终端需求难言明显反转,光伏产业链价格及盈利水平仍然有赖于“反内卷”相关政策的推进,政策因素也将持续成为光伏板块行情的核心驱动因素,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中信建投表示,近期光伏“反内卷”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且规格不断升级。当前光伏“反内卷”政策集中在“控价”“控量”两方面,“控价”已经取得初步成果,7月以来光伏主产业链价格均有上涨,且第三季度硅料环节已经有扭亏为盈迹象;“控量”也在顺利进行,11月进入枯水期以来,硅料企业已经开始减产,全年产量符合年初设定,产能整合方案争取年内完成。

  此外,能耗限额可能成为“反内卷”备选方案,按照当前标准,在运产能中约16%将受到影响。在光伏反内卷政策推进的同时,还需持续关注硅料减产去库情况,当前硅料全行业库存约46万吨,库存压力依然较大,考虑明年光伏需求可能持平或微降,硅料排产需要在当前基础上再下降30%左右,才有希望在2026年内看到硅料库存下降至正常状态。中信建投预计,“反内卷”政策将推动光伏各环节盈利回归合理水平,建议关注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光伏产业近日还迎来另外一则好消息。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加快发展矿区光伏风电产业。有效盘活矿区土地资源,加快推进光伏电站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产煤地区规划建设大型光伏基地,创新“光伏+”多元业态发展模式,提升新能源规模化开发水平。在风力资源充沛的矿区及周边区域,有序推进集中式、分散式风电开发。有研究机构指出,上述政策将为光伏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