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快航首航成功,中欧经贸运输新通道开启

网络 2025-10-24 16:00:32
市场资讯 2025-10-24 16:00:32 阅读

  2025年10月14日,从浙江宁波启航的“伊斯坦布尔桥”号货轮,历经20天航行,穿越雨雪、风浪与极光,成功驶过北极航道东北航线,抵达英国弗利克斯托港,标志着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正式通航。这条北极快航为中欧经贸运输开辟了新通道,具有航程短、时效快的显著优势,将中国与欧洲的航运时间大幅缩短至18天,相比中欧班列快一周,比苏伊士运河航线快22天,成为冰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

  “伊斯坦布尔桥”号隶属海杰航运,这家2022年在新加坡注册、总部设在上海的中资新兴航运公司,专注于远东与新兴市场间的集装箱贸易。海杰航运首席运营官李晓斌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此次航行证明了北极快航的商业价值,尽管货轮在欧洲遭遇恶劣天气和鹿特丹港口罢工,导致行程比预计慢了两天,但总体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选用北极快航后,整体供应链成本显著降低,包括库存成本、资金周转等,同时燃油消耗减少,碳排放降低,更加环保。然而,北极快航也对船体、通信等方面提出特殊要求,船员需接受浮冰区躲避的特殊操纵技术培训,船体升级改造及高额保险和培训费用使得航行成本较高。此外,北极荒无人烟,一旦有突发情况,运营公司需准备充足的应急预案。

北极快航示意图,图片来自海杰航运官微

  海杰航运经过近三年准备,正式启动北极快航商用航次试运行。政府部门提供了技术信息指导,浙江政府在港口服务、报关、海事审批等方面做了大量协调工作,交通部、外交部等部门也给予政策指引。李晓斌希望获得更多经济支持,以落实公司长期规划。明年夏季无冰期,海杰航运计划运行16个北极快航航次,但窗口时间仍较短,未来需更强破冰能力的高等级船舶,争取将通航时间提升至每年8-10个月。

  “高等级的破冰型船舶已有在设计或运营中的,但投入较高。”李晓斌称,若北极快航能运行十个月左右,商业价值将很高。北极快航的常规化通航需多方投入,海杰航运目标客户为适合夏季运输、有快速交付需求的高价值产品,如“新三样”产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跨境电商及机电电子设备等。北极快航成功首航已改变客户认知,越来越多的客户主动咨询新航线。李晓斌表示,如何规划航线及布置应急预案,仍是运营商长期面临的挑战。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