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需求激增致存储产品缺货,SSD转单需求涌现,存储市场迎普涨

网络 2025-09-15 17:16:18
市场资讯 2025-09-15 17:16:18 阅读

  AI需求正导致部分存储产品严重缺货。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AI创造的庞大数据量正冲击全球数据中心存储设施,传统作为海量数据存储基石的Nearline HDD(近线硬盘)已出现供应短缺,目前NL HDD交期已从原本的数周,急剧延长为52周以上,加速扩大云计算服务供应商的储存缺口。AI存储需求激增,成为推动存储市场变革的核心动力。

  HDD(硬盘),为什么缺货的是这种产品?

  在传统数据中心储存分层架构中,HDD凭借每单位储存容量(GB)的极低成本优势,稳居冷数据(Cold Data)主流储存方案。冷数据包含备份档案、历史记录等不常被存取,但需要长期归档保存的数据。简单来说,HDD是AI推理世界的“大型档案馆”,可以极低的成本保存海量的、不常访问的数据,是构建经济高效的大规模AI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AI推理应用扩张,冷数据储存需求也急速攀升。而全球主要HDD制造商近年未规划扩大产线,无法及时满足AI刺激的突发性、巨量储存需求。这一背景下,HDD的替代品,高效能、高成本的SSD(固态硬盘)逐渐成为市场焦点。因为这波HDD缺口严峻,云计算服务供应商们开始考虑采用SSD,SSD迎来一波转单需求。集邦咨询预计,特别是大容量的QLC SSD出货可能于2026年出现爆发性增长

  SSD以其高速的读写性能,主要负责需频繁存取的热数据(Hot Data)和温数据(Warm Data),是AI推理流水线的“高速补给线”,确保了计算单元(GPU/CPU)能够“吃饱喝足”,永远不必因为等待数据而闲置,从而最大化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和推理服务的响应速度。然而,其要迈向大规模部署须先解决成本和供应链的双重挑战。存储技术升级,成为AI时代存储市场发展的关键。

  原因无他,SSD太贵。

  若比较QLC SSD和Nearline HDD,前者不仅效能较佳,而且可节省约30%的耗电量,但其定价通常是HDD产品的两倍左右。这就导致,面对大幅增长的AI需求,考虑到高容量产品的产能有限,SSD供应商不愿意大幅降价。因此,预期买卖双方将有一场价格博弈,带动2025年第四季整体Enterprise SSD合约价季增5-10%。

  全球AI资本开支持续加码存储有望迎来普涨行情

  存储是AI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不像GPU等算力设施那样炫彩夺目,但却是支撑AI运行的基石。没有强大的存储,再强大的算力也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

  随着生成式AI的进步,更高级的存储产品愈发重要。

  一方面,巨头争相布局下一代存储。SK海力士12日宣布,已成功完成面向AI的超高性能存储器新产品HBM4的开发,实现了全球最高水平的数据处理速度和能效,并在全球首次构建了量产体系,三星和美光也在积极跟进,两者均已经开发了HBM4产品;英伟达与日本存储大厂铠侠正合作开发一款为AI服务器量身定制的SSD,旨在部分取代作为GPU内存扩展器的HBM。

  另一方面,存储产品涨价信号枪已经打响。继闪迪宣布将存储产品价格上调10%以上之后,据digitimes报道,美光向渠道通知存储产品即将上涨20%-30%,目前已暂停NAND闪存和DRAM报价一周,市场消息人士预测美光NAND闪存价格可能上涨高达30%。美光暂停报价及传闻中的大幅涨价与2026年起云服务提供商存储需求的预期增长有关。头部云服务提供商已开始就2026年的批量采购订单进行谈判,数据中心将下达容量达数十艾字节(EB)的企业级固态硬盘订单。

  浙商证券最新研报称,美光暂停报价,存储行业本轮价格上行趋势仍在加强进行时

  闪迪表示本次涨价有人工智能应用以及数据中心、客户端和移动领域存储需求增长推动。开源证券就此认为,随着AI需求持续提升,Q4企业级存储价格有望持续上涨,国内AI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扩张有望带动国产企业级存储市场扩容,全球AI资本开支持续加码,存储步入全面涨价行情。同时在海内外数据中心存储需求持续提升背景下,国内互联网厂商或将出现一定需求缺口,国产企业级存储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