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科技:业绩良好,创始人控制权提升,多元化业务布局引关注

网络 2025-09-11 18:25:52
市场资讯 2025-09-11 18:25:52 阅读

  9月11日,追觅科技发布官方声明称,公司业绩良好,创始人控制权有所提升,以促进全生态发展。追觅科技作为智能清洁巨头,其业绩表现(智能清洁业绩)备受关注。当日,追觅创始人俞浩在朋友圈的截图流出,称追觅现金流充足,经营状况良好,公司和其个人近期回购了部分老股,使得持股比例从45%提升到70%。

  通常而言,科技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回购股份,目的一是解决早期股东的退出问题,二是提升控制人的股比,是比较常见的市场化行为。据测算,追觅的早期投资人投资回报可达数十倍。追觅科技此前透露,其2025年上半年营收已远超2024年全年水平。追觅科技是国内智能清洁巨头,成立于2017年,后以20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估值入选《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排名第385名。其还曾是小米生态链成员,为小米代工生产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等产品,小米集团还参与了追觅科技多轮融资。

  在家电领域之外,追觅科技在新兴业务的布局(新兴业务布局)近期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8月28日,追觅科技正式官宣造车,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在2027年亮相。近日,俞浩还带领团队赴德国,为追觅汽车进行工厂选址。追觅汽车将与法国巴黎银行合作共建德国工厂,其选址位于特斯拉德国柏林超级工厂附近,以此为基地向全球市场进军。追觅汽车选址所在的辐射地区,拥有上千家零部件供应商,形成覆盖精密制造、电子电气、材料科学的完整产业链。追觅汽车未来将有机会直接与当地品牌共享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本地化供应网络,大幅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物流成本,将网络高效覆盖整个欧洲。

  选择造车,也与追觅可迁移的技术积累有关。作为从智能清洁设备起步的科技企业,追觅依托其在高速数字马达、AI算法及机器人传感与控制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积累,实现了向汽车电驱系统、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等方向的技术迁移。截至2025年5月,追觅已获得全球授权专利3155件,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除了造车,追觅还在布局“天空”。8月20日,记者自追觅科技获悉,该公司确认将正式拓展无人机业务,战略布局低空经济这一万亿级新赛道。目前,追觅科技正积极组建专业的无人机研发团队,且核心团队架构已初具雏形。

  追觅科技创始团队多人来自清华大学“天空工场”,具备深厚的航空航天技术基因,为无人机研发注入了先天优势。根据俞浩简历,其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四旋翼无人机开发者之一、三旋翼无人机发明者,同时也是清华大学“天空工场”的创始人。公开资料显示,天空工厂是成立于2009年12月的学生自主科研组织,2018年发展为清华大学规模最大的学生科技团队。该团队以自动驾驶、无人机、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为核心,截至2014年已完成100余项研发项目。其通过师徒制培训、阶段性项目评审机制培育技术人才,孵化出追觅科技等创业公司。技术方面,追觅在其明星扫地机产品上锤炼出的三维空间感知、动态避障等技术,以及高速数字马达等核心能力,可直接迁移并复用于无人机的飞控与导航系统,形成技术协同效应。例如扫地机的生成厘米级精度的动态地图技术可大幅提高无人机识别精度,避障成功率指数级提升。此外,公司成熟的智能制造体系与全球供应链资源,也将为无人机项目的快速工业化与量产提供保障。追觅科技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多元化布局),正逐步构建起一个涵盖智能清洁、汽车制造与无人机研发的科技生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