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扩大钢铁铝关税范围,贸易战风险加剧全球经济失衡

网络 2025-09-06 10:30:37
市场资讯 2025-09-06 10:30:37 阅读

  近日,美国政府宣布扩大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50%关税的范围,将数百种衍生产品纳入加征关税清单。美国商务部在当天晚间发布的《联邦公报》表示,工业与安全局已将407个产品编码加入《美国协调关税表》,这些产品将因所含钢铁和铝成分而被加征额外关税。美国关税政策指出,这些产品中非钢铁和铝的部分,将适用美国对特定国家商品所征收的关税税率。扩大的关税清单已于8月18日正式生效。截至目前,美实际关税税率已达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以来最高水平,构成对国际经济的重大负面冲击,贸易战风险持续加剧。

  关税武器化是把双刃剑,它虽能带来短期政治经济收益,却往往伴随着长期战略损耗。纵观美国对外贸易史,历次关税战效果均适得其反。自美国联邦体制确立以来,共有5位总统在3个经济衰退周期中动用过关税工具对外加征高额关税,但这些政策实验形成的经济创伤至今仍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留有疤痕。现在全球化产业链复杂程度已远超历史上任何时期,滥用关税工具带来系统性风险的破坏效能正以几何级数增长,对全球经济治理构成威胁。

  如今,美国正企图再次通过关税手段构建逆全球化经贸规则,将自身制度成本转嫁给全球贸易伙伴,其贸易保护主义做法早已超越正常经贸政策范畴,正演变为维系其全球经济垄断体系的战略工具。这种单边主义行为不仅破坏了多边贸易体制,更可能引发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刻调整,对全球经济稳定构成挑战。

  美国对贸易伙伴滥施关税手段被其定义为“对等关税”原则,但本质上是基于自利的保护主义规则,以“美国优先”为导向,通过单边行政命令强制向全球贸易伙伴推行其关税政策,企图完全绕开多边协商机制,构建超越世贸组织(WTO)框架的一套新贸易规则体系。这以美国国内法替代国际经贸规则,直接冲击了WTO“最惠国待遇”这一基石,使发展中国家本该获得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完全失效,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平等。

  美国政府所谓“公平贸易”本质上是为了维系经济垄断地位的托辞,实际上是通过单边强制手段将美国内生经济矛盾系统性地转嫁给全球贸易伙伴,其“对等”外衣掩盖的是维护“不对等”优势的真实企图。通过构建非对称关税体系,不仅扭曲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更将贸易伙伴合理经贸收益逆向转化为美国政府的垄断红利,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全球经济的平衡发展。

  而且,从全球价值链重构视角审视美国当前对外贸易政策可以看出,其基于经济民族主义的政策设计产生了双重悖论:第一,美国对外征收的巨额关税中,绝大部分成本通过产业链传导最终将由美国企业承担;第二,部分美国跨国企业虽然实施了重构全球供应链策略,但产能转移仍主要集聚于东盟区域,并形成了对原有供应链的次级依赖。实际上,其构建的所谓“对等关税”体系诱发产业链逐级衰减效应,正在侵蚀美国制造业根基。除此之外,美国在现实层面将遭受多重反噬效应,包括消费者持续承受物价上涨压力、跨国企业被迫低效率全球布局等,这些都将对美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历史经验一再证明,滥施关税手段不仅不能缩减贸易逆差或保护产业,还会造成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结构性失衡。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频频打击全球贸易伙伴甚至传统盟友之际,国际贸易格局也随之发生深刻转变。当前美国采取的关税战策略非但不能使其重现上世纪的经济辉煌,反而可能加速催化其全球经贸主导地位的削弱,最终损害的是美国自身的长远利益。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