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线集运市场弱势,集运期货估值下调
8月下旬,欧线集运市场整体维持弱势表现,集运期货市场受此影响。从期货市场表现看,8月26日,主力合约EC2510收跌2.76%至1318.9点,集运期货估值随之下调;从标的指数表现看,8月25日,上海航交所公布的SCFIS欧线指数持续回落,最新一期录得1990.20点,环比下跌8.7%,显示集运市场弱势。随着各大班轮公司持续下调即期市场报价,集运期货合约的估值水平也随之回落。
“8月下旬开始,欧线集运市场逐步从7月的旺季表现切换至淡季节奏,现货运价持续下行,从7月末最高报价3380美元/FEU跌至目前的2160美元/FEU,周均下跌120美元/FEU。”海通期货研究所航运组负责人雷悦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市场的交易重心转移至现货运价下方,主要博弈其下跌速率和底部位置,以评估淡季属性的主力合约EC2510的中性估值,集运期货市场动态备受关注。
从货量角度来看,今年的季节性趋势和去年的节奏大致相同:7月末至8月末,船司前期积累的滚囤货基本消化完毕,揽货压力逐步显现,船司步入降价揽货的阶段,并在8月下旬展开较为激烈的价格战,降价负循环逐步形成,影响集运市场。
进入9月,集运市场将逐步进入淡季时间窗口,货量边际转弱,同时运力仍将维持相对高位。船司一方面将放开前期长协客户的订舱限制,积极刺激长协订舱量,另一方面也将积极调降现货报价,提升现货市场的揽货竞争力,以应对集运市场淡季。
从供需表现来看,方正中期高级海运和宏观分析师陈臻表示,在供应方面,9—10月舱位供给充沛:9月已定和待定周度舱位规模分别达到28.4万TEU和1万TEU,10月已定和待定周度舱位规模分别达到26.3万TEU和2.5万TEU;在需求方面,市场逐步从旺季向淡季转变,虽然9月下旬或出现国庆中秋长假前的发运小高潮,但是班轮公司更有可能为了长假提前囤货,挺价难度较大,集运市场供需变化明显。
在现货运价方面,雷悦表示,目前9月上旬运价均值跌至2160美元/FEU,其中双子星联盟报价均值为1920美元/FEU,OA联盟报价均值为2230美元/FEU,PA联盟报价均值为2170美元/FEU,MSC的现货报价为2352美元/FEU。对比7月末3380美元/FEU的高位,现货运价已经累计下跌逾1200美元/FEU,集运市场现货运价大幅下跌。
陈臻表示,当前现货市场报价中枢在2100~2200美元/FEU。随着Gemini联盟报价跌至1900美元/FEU,将引发其他联盟继续降价以确保装载率。8月26日,主力合约EC2510的收盘点位在1318.9点,折合运价1950~2000美元/FEU,期现基差并不高,因此期市还有继续回调的空间,集运期货市场或继续调整。
“由于现货运价依然处于下行趋势,因此短期内期货盘面缺乏上行驱动。”雷悦表示,潜在的止跌或者短期的震荡整理更多来自估值端的支撑,比如当前主力合约EC2510合约已经计入部分预期跌幅,因此利空的向下驱动也相对有限,集运期货市场短期或震荡。
雷悦认为,从整体趋势来看,欧线集运期货盘面偏弱震荡的形态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直至基本面出现边际的企稳信号,比如船公司的国庆空班计划、现货运价的降幅收窄等,集运期货市场趋势待明。
从不同的合约来看,雷悦认为近月合约依然锚定现货基本面进行交易定价,因此EC2510需密切关注运价的变化趋势、船司运力调整和装载情况;远月合约在常规淡旺季定价的基础上部分计入潜在的复航预期,因此2026年合约相比2025年合约有一定的贴水,地缘事件变化依然是远月合约的核心影响因素。另外,“中美关税”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实质性的税率调整将影响美线货量,继而外溢至包括欧线在内的其他航线,集运市场受多因素影响。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