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000米级深海无人潜水器“海琴”号完成首次深海试验
本报广州8月24日电 (记者程远州)8月23日,在位于南海中沙海域的“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完成首次深海试验,全面验证了整机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技术迈入新阶段。
据介绍,“海琴”号是针对深海探测场景,为“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量身定制的无人遥控潜水器,可实现科考船对深海科研目标的精确定位观察和样品获取,能近海底长期开展海洋环境调查、生物多样性调查、新物种发现、基因获取等深海科考工作,展现了我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
“中山大学”号于8月13日从珠海起航前往南海目标海域,来自中山大学等国内19个单位的89名队员参加。本航次领队、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探测技术总工程师崔运璐介绍,“海琴”号由浅到深进行了多次下潜,开展了多项科考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4140米,为我国深海科考提供了宝贵数据。
此外,本航次还同时执行全海深自主遥控无人潜水器“海斗一号”的深海科考应用任务。近期,“海琴”号和“海斗一号”将结合海洋气象无人机观测、海洋地质过程探测、深海生物生态观测、30米重力柱采样任务等科学需求在南海多个工区继续开展试验性应用,持续推动我国深海探测事业的发展。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