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视角下中国省域休耕规模与空间布局研究

网络 2025-08-24 06:20:23
市场资讯 2025-08-24 06:20:23 阅读

  熊雯颖、孟菲、陈航、谭永忠在《农业工程学报》2024年第18期《耕地“三位一体”保护视角下中国省域休耕规模与空间布局》一文中,以耕地数量、质量、生态耕地保护“三位一体”保护为研究视角,通过系统动力学、灰色预测模型等方法构建最大休耕规模预测模型,并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休耕迫切度评价体系,探究粮食安全约束下全国范围内最大休耕规模以及省域空间优化布局。我国休耕主要采取以连续三年为一期的短期休耕和季节性休耕,由于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不合理的休耕空间布局无法兼顾复杂现实状况,会导致耕地资源错配。随着休耕制度逐步构建,全国休耕空间布局亟待确定。

预计在90%、95%、100%的粮食自给率下,到2030年我国最大休耕规模分别为3237.310万公顷、2678.970万公顷和2120.640万公顷。休耕迫切度水平在省域之间存在差异,上海、内蒙古、海南、甘肃以及青海等地迫切度较高,四川、广西、云南、贵州以及吉林等地迫切度较低。休耕区域规划中,休耕重点区域位于西北、华北以及东南沿海相关省份,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承压较大或经济开发强度过高。在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的约束条件下,地区之间休耕规模差异较大,内蒙古、甘肃等地规模较大,北京、上海等地规模较小。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