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跨里海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助力“北京智造”走向世界

网络 2025-08-23 22:15:26
市场资讯 2025-08-23 22:15:26 阅读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晓翀)8月22日21点25分,随着汽笛长鸣,一列满载铝型材、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等价值1100多万元货物的跨里海中欧班列缓缓驶出位于房山区的北京国际陆港,预计15天后抵达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随后再分拨至欧洲腹地城市。至此,北京跨里海中欧班列正式迈入常态化运行,为“北京智造”融入全球产业链提供了便捷稳定的黄金通道。这条国际物流通道的常态化运行,不仅标志着北京与欧洲市场的连接更加紧密,也彰显了中欧贸易合作的新高度,成为中欧贸易的重要桥梁。

  这条国际通道全程8000多公里,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经哈萨克斯坦、跨里海至阿塞拜疆巴库。作为班列运营方,北京房山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在此前开行跨里海班列的基础上,加强与铁路、海关等部门的调研论证和协同配合,确保物流链条各环节紧密衔接,形成了稳定的运行线路,达到常态化开行能力。公司通过不断优化物流流程,提升了整体运输效率,为货物的快速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里海、黑海沿线国家众多、需求旺盛,跨里海班列可以把北京的高端制造优势与沿线国家的市场潜力紧密相连。”北京房山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传蒙表示,班列常态化运行更好满足了企业“走出去”的需求。班列常态化开行不仅缩短了北京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时空距离,提升了物流效率,也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无阻提供了坚实支撑,更好地服务首都外向型经济,推动“贸易+产业”联动发展。这种联动发展模式,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北京国际陆港已成功构建起“四向通道、五线常态”的国际物流网络格局,稳定运营塔什干、阿拉木图、莫斯科、明斯克和巴库五条国际班列线路,辐射亚欧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陆上直达+铁海联运”的立体化运输布局。自今年3月运营至今,已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12列,运送标箱1082个,货重9326吨,货值达1.71亿元,机电设备、汽车配件、生物医药等“北京智造”借此走向世界。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北京的国际物流实力,也为全球贸易合作提供了新的范例。

(文章来源:新京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