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靶向药CKBA:白癜风治疗新希望与跨界潜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佳英
“我宁愿生肿瘤,也不愿意生白癜风。”近日,在广东汕头举办的“创新免疫治疗临床转化研究高峰论坛”上,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病研究所所长许爱娥转述的患者心声,道出了免疫性皮肤病的残酷现实。
白癜风、玫瑰痤疮等疾病虽不致命,却因毁容性皮损、反复发作和高复发率,为患者心理与社会生活带来了负担。全球范围内靶向药物寥寥无几,临床治疗长期依赖超说明书用药,副作用大、疗效有限。
然而,创新靶向药带来多种适应证可能性。例如,从中药乳香提取的CKBA,或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靶向T细胞脂肪酸代谢通路的创新药。
这一研发路径印证了马大为院士所言:“对于靶向药物,利用相同靶点的小分子寻找差异化临床效果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面临“无药之困”
“2到12岁的患者占中国白癜风患者人群的40%,约1200万人,但全球范围内却没有一款获批可用于他们的新药。”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CKBA发明人王宏林列出的这组数据,呈现了儿童白癜风患者对治疗的迫切需求。
目前,白癜风的治疗手段有限且存在诸多局限。外用JAKi仅有1.5%芦可替尼软膏被美国FDA批准治疗12岁以上的白癜风,国内尚未正式获批。系统使用JAKi治疗白癜风仍属超说明书用药。
白癜风难治的根源在于其多靶点、多信号通路的复杂机制。临床主要采用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药物开展治疗,这类药物仅能抑制免疫反应,无法精准复色,也无法阻止30%至40%的复发率。
因此,临床上可用于长期维持治疗的安全有效手段几乎空白。而CKBA的出现让临床医生看到了“标本兼治”的可能,相关II期临床试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高剂量组CKBA软膏1.5%BID剂量组的面颈部白癜风评分指数达到F-VASI 50和F-VASI 25的受试者比例均优于溶媒组。
带来跨界奇袭?
从研发管线深入剖析,中国白癜风药物研发格局良好,赛道拥挤度低。泰恩康董事长郑汉杰则透露,公司已向国家药监局递交白癜风适应证突破性疗法认定申请,III期临床方案也已启动。
不仅在白癜风领域展现出潜力,创新靶向药还带来了多种适应证的可能性。CKBA乳膏玫瑰痤疮适应证II/III期无缝适应性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受理,预计2025年底前启动患者入组。
基于作用机制探索,CKBA的“跨界”故事还在继续。据泰恩康介绍,公司计划开展CKBA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研究,探索CKBA跨界治疗的可行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