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团队研发ALP保鲜涂层 延长水果保质期

网络 2025-08-12 05:40:23
市场资讯 2025-08-12 05:40:23 阅读

  在23摄氏度、湿度50%的环境中,一颗新鲜的草莓放了10天依旧饱满鲜亮,不见腐烂痕迹——这个“奇迹”,来自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杨鹏团队为草莓披上的一层神奇“保鲜衣”。

  “这种可食用的水果保鲜涂层,不仅能将完整水果的室温保质期延长至原来的5倍,连鲜切水果在冷藏条件下都能保鲜10天。”杨鹏说。这一突破性成果近日在《自然·通讯》上发表。

  这种可食用的水果保鲜涂层是什么?

  “涂层的关键是我们团队一直研究的材料——蛋白质淀粉样聚集体。”2011年,杨鹏从藤壶的生存智慧中捕捉到灵感,带领团队开始研究“蛋白质淀粉样聚集体”。

  团队意识到,如果能把蛋白质淀粉样聚集体制成薄膜覆盖于水果表面,就能隔绝氧气、抑制代谢、锁住水分、延缓风味流失。

  如何将蛋白质变成保鲜“护甲”?研究团队制备出一种黏附力更强、更易降解的类淀粉样聚集体(ALP)薄膜新材料。

  为强化保护膜的保鲜效能,团队加入了安全可食用的氨基酸、天然多糖和纤维素,形成强效保鲜涂层。

  为了验证ALP保鲜涂层的效果,团队对包括草莓、枇杷、芒果、香蕉、猕猴桃等在内的17种水果展开了全面测试。ALP保鲜涂层均展现出良好效果,水果保鲜期普遍延长2至5倍。

  “ALP保鲜涂层原料简单且天然,制备过程只需中性水溶液。我们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涂层的食用安全性。”杨鹏说。

  相较依赖庞大冷链的传统保鲜,ALP保鲜涂层优势显著:不仅能节省大量能源,更能减少碳排放。每公斤水果使用该保鲜技术的成本约0.65元。

  这一研究成果是杨鹏团队推动ALP材料实际应用的又一突破。如今,可食用水果保鲜涂层市场化进程也已启动。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