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园区建设: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生产、园区建设、生活出行等各领域各环节,减少的是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增进的是发展的动能、民生的福祉。
【现象】内蒙古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光伏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风机迎风矗立,企业绿电使用比例接近70%,废水循环利用率达95%。前不久,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为零碳园区建设绘制“路线图”。
【点评】
所谓“零碳园区”,是指使园区内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进一步达到“净零”条件的园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打造零碳园区,有利于引导产业深度降碳、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零碳园区建设的核心指标是“单位能耗碳排放”。零碳或近零碳的高标准,决定了建设这样的园区是一项创新性强、挑战性高的系统性工程。消耗绿色能源、应用绿色技术、制造绿色产品的“以绿制绿”模式是重要路径。
实现零碳生产需要科技支撑,在江苏无锡,朗新科技产业园通过自主研发的“能碳大脑”平台,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灵活调配。在广东(阳江)绿能示范产业园,东方电缆研发的全球首根500千伏交流三芯海缆,较传统单芯方案节约用海面积30%,安装成本降低20%。
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推进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建设,蕴藏转型发展的辩证法。“做减法”是为了更好“做加法”,云南安宁产业园区坚持为绿色低碳企业腾出发展空间,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算清生态账就是算好经济账。福建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引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绿电自给自足,剩余电能上网销售还能带来收益。大兴安岭森林停伐以来,自然生态吸引游客,林下种植养殖业日益红火。
从零碳园区到零碳城市,零碳理念在越来越多地方成为生动实践。以绿色转型激活发展动能、添彩美好生活,更多共赢的故事正在写就。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