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获金融持续赋能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连接产地与市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鲜农产品需求的重要保障,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在农业农村部7月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提出,下一步将推动财政金融政策创新,推动老旧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更新改造,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政策支持力度,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金融机构纷纷优化信贷结构,创新和推出金融产品,为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在云南文山州,拟投资3.97亿元建设的滇南综合交易中心项目,将通过冷链物流中心、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将产出净菜、预制菜等产品销往各地。农发行文山州分行创新构建“融资+融智+融商”三维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向该项目投放贷款6610万元。
“项目建成将推动文山初级农副产品市场逐渐向现代信息化市场模式过渡。”该项目负责人张先生表示,还可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包括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保障供应链等。
有效补齐短板
为更好支持当地农副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建设,不少金融机构加强与地方政府、农业农村部门的合作。在湖南,农发行衡东县支行成功审批2.55亿元农产品仓储物流贷款,并实现首笔2亿元贷款投放。
“该笔贷款的落地,将有效补齐县域冷链物流短板,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农发行衡东县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金融持续赋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纽带,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链的韧性与价值提升。在山东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日照东港农商银行针对蓝莓产业周期,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覆盖从育苗大棚建设到冷链物流配套。
“我行重点支持蓝莓种质资源培育、冷链物流园区建设等关键领域。”日照东港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日照东港农商银行累计为陈疃镇蓝莓产业提供资金支持2亿余元。
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金融的持续赋能。未来,金融机构需继续深耕冷链物流领域,共同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