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内部报告奖励机制:谁能举报?举报什么?权益如何保障?

网络 2025-07-29 21:45:26
市场资讯 2025-07-29 21:45:26 阅读

  新华财经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赵文君)今年6月,国务院食安委印发了《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这一意见出台旨在解决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作为畅通知情人举报违法线索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已经上线,公众关心谁能举报?可以举报哪些问题?如何保障举报人权益?

  在市场监管总局29日举行的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对社会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柳军表示,织密食品安全防线,必须充分发挥生产经营单位内部管理人员、一线从业人员熟悉原料、环境、流程的优势,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内部监督,鼓励他们及时报告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柳军认为,建立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有三方面好处:推动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质效、对苗头性风险早发现早处置、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协调司司长司光表示,生产经营单位可自主在系统注册账号,免费在线上接收、处理员工内部报告;知情人可通过举报系统向企业报告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关于“谁能举报”?内部知情人主要包括内部人员,指与生产经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在职人员;相关知情人,指离职未满一年的前员工、业务合作人员及临时聘用人员等。

  关于“能举报什么”?该系统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风险点,鼓励举报4类违法违规线索:一是“人的违规”,二是“物的风险”,三是“环境隐患”,四是“管理漏洞”。

  如何保障举报人权益?为了让知情人敢举报、愿举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保护举报人的个人信息;二是对举报属实的予以奖励;三是让举报人实时了解处理进度。

  据介绍,按照意见部署,2025年12月底前,重点领域及较大生产经营单位将率先建立实施该机制;2026年12月底前,机制将覆盖至其他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等。

(文章来源:新华社)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