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WAIC:人形机器人火热,中国厂商竞逐行业标准

网络 2025-07-27 18:30:15
市场资讯 2025-07-27 18:30:15 阅读

《科创板日报》7月27日讯(记者张洋洋)“机器人的火热是意料之中的,这是一个全新的硬件品类,未来数量会跟手机一样多,单价接近汽车。”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现场,智平方创始人兼CEO郭彦东如此判断,其火热程度实属必然。

在今年WAIC现场,150余台人形机器人同台亮相,成为展馆最受关注的“物种”。从文体娱乐到工业应用,再到家庭场景的初步渗透,人形机器人正在从“炫技秀肌肉”转向“干活讲效率”。

▍技术突破驱动成本下探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表示,今年看到了越来越多能‘动起来’的人形机器人。2025年具身智能领域的三大技术演进尤为关键:成本下降显著,控制结构逐步普及,专用训练场建设提速。

江磊预测,未来3年内,人形机器人将在无人零售等场景落地;5年内进军工业制造,10年后或可实现家庭服务场景的全面部署。

▍量产即交付“上工”

在WAIC展区,来自智平方的多款机器人以“表演+实用”结合的形态亮相。郭彦东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智平方本次带来了覆盖家庭服务、文体娱乐和工厂作业三类真实使用场景的机器人,已签下约500台订单,全部在真实场景中完成任务。

他强调,智平方瞄准自动化覆盖不到、却又人力紧缺的柔性工作岗位。

▍中国厂商竞逐“定义标准”

近期,人形机器人行业大单频繁落地。郭彦东透露,公司的首个量产工厂将在今年9月落成,计划到2028年实现年交付超过万台的能力。公司近期正在开展新一轮融资,融资规模居业内前列。

在江磊看来,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产业化分水岭,必须由“表演”向“实用”过渡。2025年可能会成为值得记住的一年,中国企业在人形机器人上有机会定义新的行业标准。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