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行业变革:浮法光伏困境与减产新局
经历市场寒冬后,玻璃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浮法玻璃受房地产市场拖累,部分企业产线已连续亏损一年,而光伏玻璃虽前景广阔,却深陷产能过剩的泥沼。有沙河地区玻璃企业高管表示,如果依靠行业自身市场调节,玻璃行业可能将会亏损5-10年才能走出低谷。
如今,随着光伏玻璃企业决议减产30%,以及“反内卷”政策预期的发酵,玻璃行业市场信心得到提振,7月玻璃价格出现明显反弹。
不过,此轮行业反内卷的难度与2015年去产能相比大幅提升,多位业内人士及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行业内目前没有明确的去产能标准和要求,市场预期调控方向尚不明确,仍待具体政策出台。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玻璃信息研究部主任魏娜娜认为,玻璃行业企业未来发展可考虑推进技术升级、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速兼并重组、产品发展以场景需求为导向等方向。
浮法玻璃:成本倒挂与产能困境并存
玻璃价格今年上半年持续回落,6月跌至1100元/吨附近,湖北部分地区价格甚至跌破1000元/吨。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是浮法玻璃需求疲软的主要原因。
有沙河地区玻璃贸易商李明表示,汽车玻璃需求增长难以弥补房地产市场下滑造成的缺口,使得玻璃价格持续下滑。贸易利润大幅下降,下游深加工企业生存压力大。
与玻璃价格一路下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产成本却居高不下。天然气作为行业主要燃料,相关企业亏损严重。6月份,天然气燃料的生产线最高亏损超200元/吨。
行业出现亏损的原因主要是产量和需求的不匹配。多数企业虽然亏损但仍坚持生产,供需结构未能实现平衡,上半年持续累库。
企业普遍选择在产热修,通过期货、期权套保弥补生产亏损,期待下半年行情出现转机。地方和协会也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调控。
广东省玻璃行业协会今年5月发布了《工程玻璃行业自律倡议书》强化行业自律。刘华预计,此轮玻璃周期如果单靠市场化调控,行业底部将持续5-10年。
光伏玻璃:龙头企业决议减产开启新局
技术含量较高的光伏玻璃亏损情况也十分严重。2024年光伏玻璃全球需求2138万吨,国内产能2343万吨,已超全球需求,行业开工率不足70%,库存天数超30天。
2.0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一路下跌,至今年7月初已低至10元/m²左右,创下历史最低纪录,一线大厂和普通厂商均出现亏损。
今年价格下跌与供需差快速拉大有关,6月需求比5月缩量14%到15%,对应光伏玻璃需求降幅超过1万吨/天。
为扭转亏损局势,6月29日,国内十大光伏玻璃厂达成共识,决定自7月起集体减产30%。企业主要通过冷修停产窑炉等方式,实现产能收缩。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在相关政策及减产共识约束下,预计7月国内光伏玻璃产量将下滑,有望改善供需严重失衡状况。
目前光伏玻璃价格下滑态势基本得到控制,已有产线开始冷修,光伏玻璃市场价格现在基本稳定。
(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