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中村危旧房改造,构建房地产新模式

网络 2025-07-24 07:15:26
市场资讯 2025-07-24 07:15:26 阅读

  李宇嘉(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近日,为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简称《意见》),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并印发了《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导则》。

  此前,中央时隔十年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此,会议提出了“五个转变”的重要原则。某种程度上讲,房地产快速发展是增量时代的必然产物,当城市架构搭建好以后,房地产也要告别增量模式。

  基于此,此次会议在部署城市工作7方面重点任务时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关于房地产新模式,这几年国家及行业管理部门一直在探索实施,部分成果落地效果也很好。

  同时,在现房销售制度、预售监管模式,配租加配售的保障性住房制度等方面,相关的新模式也日渐成熟。就房地产新模式而言,此次会议强调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从存量提质增效、关注人的发展导向等角度,来全面看待和部署新时期的旧改工作。

  此次会议明确提出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5月15日发布的《意见》,对新时期的城市更新做了全新部署。在城中村改造方面,提出加快实施群众改造意愿强烈、城市资金能平衡、征收补偿方案成熟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同时,还要具备改造方案成熟、资金能够平衡两个硬性要求。这也揭示了,必然要告别大拆大建的城中村改造旧模式,转向整治提升为主的存量利用和提质阶段。这不仅是“五个转变”重要原则的彰显,也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也就是,通过完善城中村内部居住环境、生态环境,推动城中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与城市均等化,使已进入城市的2.6亿外来人口、新市民,不仅能获得区位优、成本低、配套好的居住场所,还能通过城市治理覆盖到城中村,而融入到城市,成为真正的市民。

  在危旧房改造方面,《意见》提出,加快拆除改造D级危险住房,通过加固、改建、重建等多种方式,积极稳妥实施国有土地上C级危险住房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非成套住房改造。存量提质不仅提高供给效率,还能激发业主二次装修的需求。

  此次会议上,7大任务中排在第二位的是,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新一轮城中村改造中,若公共服务能均等化,新市民能融入城市,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作为大宗消费品的特性就会彰显出来。

  基于以上分析,如果住区的软硬件都能够补上,城中村改造实现新市民“安居乐业”,相当于修复了房子的居住属性、需求基础,也夯实了楼市回稳的基础。住建部发布的《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导则》,明确了从规划到策划,再到方案的清晰的技术路线。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