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天气转型:航空气象服务与国际化战略

网络 2025-07-17 22:30:31
市场资讯 2025-07-17 22:30:31 阅读

  时值雷雨季,航班频繁延误。若能提前预判天气,航司及早调整,可节省可观费用。

  以往为国内航司提供天气服务的是日本企业,近来墨迹天气开始斩获服务订单,吉祥、春秋航空等均成其客户。

  “AeroMetis航空气象系统可为航空公司每年减少10%的返航备降,提升8%的航班正常率,并带来10%~15%的综合经济效益提升。”墨迹天气高级副总裁晋取7月16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墨迹天气面向航空领域发布创新SaaS平台AeroMetis,通过前瞻性气象科技创新,将气象服务从“预报天气”转向“决策输出”。该平台颇受市场欢迎,在航空、物流等B端客户业务增长迅猛,非广告收入已从此前的5%升至20%~30%,成为墨迹天气新的业务支柱。

  墨迹天气CEO金犁同日宣布启动国际化战略。目前墨迹天气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多语言适配,进入能力验证阶段。

  航空业是受气象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每延误一分钟,我们的损失数以万计,”吉祥航空运控部气象经理汪刘冉表示,航空公司急需一个“智慧大脑”提前预警航路、机场气象情况,以便据此安排航班、餐食、地勤等多部门工作。

  气象服务如何实际帮助航空公司?晋取介绍了两个案例:针对西藏地区高原机场46%的天气相关返航备降率,墨迹为西藏航空定制拉萨机场分钟级雷雨预测方案,助其返航备降率降低5%;为解决某国际机场累计降水信息不足问题,墨迹基于十年历史数据建模,提前72小时为四川航空提供降水风险调整建议。

  这种从“告诉你会下雨”到“告诉你如何应对下雨”的逻辑,抓住了天气经济的核心:数据需嵌入具体场景才能释放价值。物流场景同样适用。

  不过,墨迹宣称的效益数据多为理想化推算,实际效果需市场检验,其算法精度与场景适配能力也有待验证。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坦承,“气象信息应是渐进式预报,气象企业提供递进式服务,天气风云变幻,很难完全精准预测。”

  墨迹的转型还需直面商业模式痼疾。

  据了解,墨迹广告收入占比一度高达95%,如今降至70%~80%。公司正推动气象服务收入(B端+C端付费)超越广告收入,破除广告依赖,转型全球气象企业。此举指向更高利润率与稳定现金流,尤其瞄准“双碳”风口,布局风电、光伏等能源领域。

  从C端流量逻辑转向B端价值逻辑,需更强技术壁垒与市场拓展能力。

  为快速破局,墨迹将触角伸向全球。金犁解释,海外用户付费意愿更高,气象服务需求前景广阔。

  但金犁心系的海外市场并非“蓝海”。国际上有多个业务成熟、面向各专业领域的气象服务商。如AccuWeather整合190个数据源,拥有逾50年历史数据,月活超15亿;The Weather Company利用IBM GRAF系统和全球雷达网服务航空业,北美份额超33%。金犁认为,国内气象服务智能化发展不逊于国际同行,“AI+气象”探索广度与场景边界甚至有所超前。但AI模型依赖高质量数据输入,海外数据获取成本与合规性或成硬伤。国际化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墨迹能否破解数据壁垒并实现本地化落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