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生物成分风波:可复美市场遇冷,重组胶原蛋白赛道仍抢手
夏日高温席卷全国,修复类护肤品热销,但巨子生物受成分风波影响,核心品牌可复美市场遇冷。
美妆批发商袁远透露,往年6·18电商大促,可复美面膜销量稳居前列,今年却“冷市”。社交平台上,不少批发商、零售商也遇到相似情况。
可复美是巨子生物的核心品牌,主打重组胶原蛋白成分,一直是美妆市场明星产品。2024年,可复美品牌收入超45亿元,同比增长62.9%。
今年5月,可复美卷入成分争议,科普博主“大嘴博士”郝宇质疑其重组胶原蛋白含量虚标,引爆舆论。巨子生物连夜出具检测报告,双方就检测标准等问题展开数轮交锋。
6月23日,巨子生物声明称现有质量标准等需优化迭代。目前,“大嘴博士”郝宇微博、抖音账号已被封禁,但风波已对巨子生物造成波及,可复美品牌口碑和销售经历挑战。
如今,距离争议风波爆发已过去50天,可复美与巨子生物何时走出低谷尚待观察。
6·18大战失意,可复美粉丝开始摇摆
95后健身教练林杏是可复美长期回购用户,但成分风波后,她打算换个牌子试试。社交平台上,“可复美还能不能买”成为高频讨论问题。
更直观的是,可复美在今年6·18电商大促中失意,天猫、抖音榜单排名下滑。美银证券研报指出,成分风波是导致排名跳水的关键诱因。
另一方面,可复美与带货达人的合作关系也受到影响,达人分销占比下滑。曾与可复美合作的美妆KOC米朵透露,多名主播要求提供更有力的检测报告背书,但未得到品牌方回应。
“今年没人找我囤货了”,有批发商降价抛售
受影响的不仅仅是线上生意,线下渠道也受到影响。有导购称,会有消费者到店询问可复美事件始末,而后选择买别的品牌。
美妆批发商袁远称,往年6·18期间,很多门店会来囤可复美的产品,今年没有一家这样做。有些同行仓库里压着货,7月开始市场出现低价抛售产品的现象。
市值蒸发超180亿港元,控股股东增持
争议给巨子生物带来的影响,从C端销售延伸到了资本市场。巨子生物股价一度下挫,市值蒸发超180亿港元。
或为提振信心,6月9日,巨子生物发布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计划。多名行业人士认为,成分风波对于巨子生物的影响不会太久。
资本争相入局,重组胶原蛋白依旧抢手
行业人士对于巨子生物走出低谷的信心,来源于对重组胶原蛋白赛道长期前景的看好。消费者倾向于选择能提供具体护肤效果的产品,而胶原蛋白恰好满足这一需求。
弗若斯特沙利文显示,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2024年,多家初创企业完成融资,巨头也在加码该原料的研发。
虽然巨子生物表现短暂承压,但资本热钱还在不断涌入。在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新老玩家齐聚一堂,未来3~5年,行业将快速增长并迎来变革。
7月8日,时代财经曾就风波后巨子生物的内部干预与调整等问题,联系巨子生物相关人士,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应受访者要求,袁远、林杏、米朵皆为化名)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图源:巨子生物财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