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团河检察院用大数据破解小额罚金刑执行难题
罪犯服刑后,部分被判罚金刑者藏匿财产逃避缴纳,小额罚金刑执行难。2024年2月起,北京市团河地区人民检察院通过“罪犯小额罚金刑监督子模型”,将罪犯“狱内账户余额”“未履行财产刑数额”等数据碰撞比对,开展数据筛查,确定重点监督罪犯名单,截至目前,共监督执行到位183万余元。
北京市团河地区人民检察院分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剑介绍,过去罪犯罚金履行靠审判机关系统查询,现在依托大数据模型筛查可能有能力缴纳者,释法说理督促履行判决义务。
“罪犯小额罚金刑监督子模型”破解执行难
团河院是北京市检察院设立的派出检察院,职责包括对监狱检察工作进行法律监督。罚金是刑事执行“关键一环”,团河院发现所辖部分监狱存在短刑犯缴纳罚金意愿低等问题,导致小额罚金刑难以执行。
张剑介绍,2024年2月起,团河院通过该模型在所辖监狱开展专项监督。模型将罪犯“狱内账户余额”等数据碰撞比对,结合剩余刑期等推算预计消费支出总额,确定重点监督名单。
1万元罚金未缴,罪犯狱内账户却有1.8万元
通过监督模型,检察官识破罪犯逃避执行伎俩。2024年10月,罪犯李某某被判处罚金1万元,调入团河院所辖监狱服刑。今年1月2日,团河院发现其在监狱内存有零用钱1.8万余元,迅速启动调查核实程序,经向审判机关核实,罚金刑并未执行。今年1月6日,团河院向相关审判机关发出《财产刑执行监督意见书》,1月13日,罚金刑执行工作顺利完成。
张剑表示,检察机关还充分发挥派驻检察履职优势,核查重点线索,开展罪犯教育谈话和释法说理,将财产线索移送法院,协调监狱做好划转。团河院还录制普法小视频,张贴缴纳罚金指引宣传海报,便利罪犯家属代为缴纳。
“该模型筛查发现线索不仅指向罚金刑,对追缴违法所得及没收财产等同样具有监督意义。”张剑介绍,在已执行到位的183万余元中,除罚金外的其他财产刑金额达31万余元。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