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葡萄酒大会:链长制引领产业创新,擦亮城市IP
7月3日至5日,2025葡萄酒旅游大会在山东烟台举行。会议期间,烟台市政协主席于永信表示,烟台已发展为国内葡萄酒产业链最完整的产区。面对行业下行,烟台以链式思维推动创新,通过一产强基、二产提质、三产增效,推动多产业融合,锻造可持续发展韧性,持续擦亮城市IP。
烟台葡萄酒产业关键指标稳居国内首位
记者:烟台是中国现代葡萄酒工业发祥地,请介绍其发展底气。于永信: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公司,开启中国工业化酿造葡萄酒先河。目前,烟台有葡萄酒生产企业204家,知名酒庄63个,产业链配套企业250多家,全产业链年综合产值达500亿元,稳居全国首位。
烟台地处北纬37度,满足优质葡萄酒生产所需要的阳光、沙砾、海洋“3S”法则。百年发展历程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风韵,为烟台产区培育世界级精品酒款奠定了历史基础。近三年来,烟台葡萄酒累计获得国际大奖700余项。
记者: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于永信:从产业定位看,烟台是中国现代葡萄酒工业发源地、亚洲唯一“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从产业实力看,2024年,烟台市葡萄酒规上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1%,销售收入、利润等核心指标连续多年稳居各大产区首位。从国际影响力看,烟台率先加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是中国首个获得“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称号的城市。
链长制淬炼葡萄酒产业韧性
记者:请介绍下烟台推行葡萄酒产业链链长制的情况。于永信:2021年,烟台市启动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葡萄酒被列入1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一是加强战略规划和顶层引领,明确产业起势“设计图”;二是系统构建发展支撑体系,设立市级产业专项资金,推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4条措施。
记者:烟台葡萄酒产业链链长制实施三年多时间,取得了哪些效果?于永信:葡萄酒产业贯穿一二三产业,我们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一产强基,我们坚守“3S”风土优势,持续创建高标准优质基地。二产提质,依托国家级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推动酿造工艺优化。三产增效,深度挖掘葡萄酒历史文化,成立葡萄酒文旅产业发展联盟。
持续擦亮“烟台·让世界微醺”城市IP
记者:烟台是如何推动“烟台葡萄酒”从产业品牌升级为城市IP的?于永信:烟台市葡萄酒产业链内外并重、协同联动,从三方面全力推动烟台葡萄酒“出圈出彩”。一是构建沉浸式体验矩阵,高标准打造“一园一圈一线”葡萄酒城市会客厅。二是推动葡萄酒文化“破圈”,高水平做强文化软实力。三是推动葡萄酒国内外融合,扩大“酒城”朋友圈。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