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成效、挑战与未来路径

网络 2025-07-02 06:21:01
市场资讯 2025-07-02 06:21:01 阅读

  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京津冀三地农业农村部门将首次携手举办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此次大会表明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对于京津冀加快形成优势互补、深度合作的农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农业协同成效显著。农产品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京津冀三地以“净菜进京”为抓手,共同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等,河北蔬菜在北京市场占有率达42.5%。产业化协作水平不断提升,携手推进现代种业工程等农业项目,协同打造全产业链条。京津科技资源加速在河北转化,联合发布高效抗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共同支持雄安新区乡村振兴,促进先进技术落地转化。召开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大会,联合发布科技创新成果。

  虽有成效,但也有困难和挑战。例如,京津冀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农业产业存在同质化现象,区域整体竞争力不够强;农产品品质与消费者需求有差距;农业发展水平不平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完善。未来,京津冀应在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加快协同步伐。

  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协同。适应消费者需求,提高农产品供给结构和质量。推动京津冀共建更多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共同培育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样板和区域农业品牌。深化休闲农业合作,深入推进“净菜进京”,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共享共研,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协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发挥平台作用,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成果“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模式。完善京津冀农业科技成果库等功能。共建“通武廊”现代农业协同先行区。

  重点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数据共享互通。加强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持续开展农药化肥控量增效行动,多渠道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白洋淀流域相关工作。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