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券商官宣:降息!调整客户人民币保证金利率至0.1%
紧随银行降息步伐,券商“降息潮”来袭。11月11日早上,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等券商公告,11月11日起,公司调整客户人民币保证金利率标准,调整后的人民币保证金利率标准为0.10%(年化)。券商中国记者获悉,近期多家银行调整活期利率,券商也相应调整。有分析人士认为,保证金账户存款利率下调对个人客户影响不大,但因为客户数量较为庞大,会对券商保证金利差收入有所影响。

国泰君安:政府化债及更积极财政有望加速信创发展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随着政府化债及更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地,预计政府信创采购将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快速回暖,此前业务与政府信创采购关联度更高的公司,或者此前未能参与政府信创采购,但此次顺利获得了安全可靠采购资质的公司,将更加边际受益于此次政府信创采购的重启,在未来一段时间实现超预期发展。

中信建投:市场仍将维持中期震荡上行趋势 大概率将演绎跨年行情
中信建投证券11月10日研报表示,美国大选和财政发力细节落地,同时市场流动性充裕,投资者情绪高涨。重要事件周后,短期市场虽有波动调整的可能,但综合市场对于12月重要会议和明年经济复苏的期待,我们认为市场仍将维持中期震荡上行趋势,大概率将演绎跨年行情。我们维持“信心重估牛”遵循估值先行演绎的判断,逢低重点把握化债下的价值重估、新质生产力等成长方向和受益政策下的景气提升等三条线索。

华泰证券:把握化债预期 增配银行优质标的
华泰证券研报测算,每年2.8万亿元债务置换可能导致银行年度息差下行0.9bp~2.4bp,影响年度贷款增速-0.5%~-1.4%,但将改善涉政敞口资产质量,同时帮助银行节约资本。华泰证券认为,“近年来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彰显监管解决城投风险的诚意。当前中央加码支持化债,部分化债重点区域银行将受益于预期改善,驱动估值修复。

被动基金超越主动基金意味什么
境内公募基金市场结构迎来历史性变化。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被动指数型基金(含指数增强型基金)持有A股市值达3.16万亿元,超过同期主动权益类基金2.89万亿元的总市值,A股被动基金持仓规模史上首次超越主动基金。被动基金管理策略相对被动,不寻求主动超越市场平均表现,而是力求实现与所追踪的市场指数相近的投资回报。

涨超200%!基金定增项目大赚,“冷门”业务要火?
步入寒冬的基金定增项目,有望迎来“星星之火”。在行情不振的影响下,无论是上市公司开展定增业务的热情还是公募基金认购的参与度均有所退潮,尤其是步入下半年,三季度至今所有基金产品合计认购8.57亿元,同比去年骤降约九成。但随着9月末A股行情的演绎,多家年内发行定增项目的上市公司股价也大幅度反弹,折价入股的基金同样浮盈不菲。

中国银河证券:11月顺周期相关板块或短期相对受益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展望11月,市场将更加关注国内政策发力与内需消费复苏节奏,顺周期相关板块或短期相对受益,建议关注三个方向:1、顺周期+估值修复弹性仍大+旺季催化的板块,例如餐饮供应链板块。2、业绩具备韧性,中长期产业逻辑清晰的板块,例如零食、饮料、调味品板块。3、三季报边际改善+中长期产业周期有望反转+估值修复弹性仍大+旺季催化的板块,例如乳制品板块。

中小公募“抢滩”布局中证A500 市场行情成突围关键
继头部公募争相发行中证A500指数基金之后,中小公募的“抢滩”布局也逐步拉开序幕。截至11月8日,不仅有汇安基金、长城基金等公募上报中证A500指数基金,还有北京、上海和华南地区多家公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他们正在酝酿中证A500产品上报一事。市场此前已有预期,中证A500指数产品的发展规模有望超过沪深300。以此来看,这很可能成为中小公募难得的突围机会。

32万亿元公募基金再启航
公募基金总规模又创新高。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国境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突破32万亿元。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理财意识的觉醒,公募基金作为一种相对稳健的投资方式,已成为大众理财的重要工具。专家认为,更大的规模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公募基金行业应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当好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的“主力军”,并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常态化发行稳步推进 公募REITs“新面孔”持续涌现
近日,银华绍兴原水水利REIT成功在深交所上市交易,这标志着全国水利基础设施REITs“首单”的正式落地。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的常态化发行,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盘活存量资产、更好促进投资良性循环,政府、企业、机构多方积极协同推进下,公募REITs正为更多领域基础设施资产的投融资开辟出全新路径。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