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行情中,A股资金面有何新动向?
(来源:富国基金)
4月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A股在政策呵护与资金合力下迎来“V型”反转,稳市资金搭台驱动指数显著修复,叠加公募新规出炉,有望进一步优化行业生态。那么,近期市场资金面是如何演绎的?不同类型的资金有何新动向?哪些增量资金值得期待?
主动权益:公募新规发布,进一步优化行业生态
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的规模与占比;同时,新规提出费率挂钩、基准约束与长周期考核等举措,有望推动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发行方面,从一季报来看,主动权益新发市场较上年已有小幅回暖,但在4月的波动市场中又再度降温,4月主动权益新发规模环比3月下降60.3%。向后看,政策引导下,主动权益发行较低迷的现状有望迎来改善,一方面,政策要求“促进加大权益类基金发行、销售力度”;另一方面,在既有ETF产品快速审核的基础上,政策将引导高效注册机制扩展至主动权益产品,有望显著提升备案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同时明确要求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将管理人收益与相对业绩基准的超额投资收益深度绑定,未来基准选择或将成为市场博弈的关键点;同时,在考核周期适当拉长的要求下,公募有动力推出更多适合长期持有的产品,有利于驱动行业从“重规模重收入”走向“重收益重长期”,带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ETF:稳市资金出手,动荡中加力维稳市场
4月初,“对等关税”幅度超出市场此前预期,A 股受拖累出现剧烈动荡。在此背景下,中央汇金公司明确平准基金属性定位,充分发挥“稳定器”功能,协同社保、险资等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托举市场,带动市场情绪逐步回归理性,指数随即进入上行修复通道。期间,ETF是“国家队”资金入市的重要运作载体,4月股票型ETF净流入约2064亿元,创下历史单月新高,成为驱动行情回升的重要支撑。
当下,ETF的新发与报会仍维持着较高热度。基金公司加速布局,4月报会ETF产品数再度上台阶,其中,权益类ETF以科创综指、人工智能、自由现金流相关指数产品为主,有望为相关板块注入增量资金。

险资:政策多措并举,鼓励险资加大入市力度
政策面上,5月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高层表示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将试点的整体规模将进一步拓展至2220亿元,推动险资参与基础设施、绿色经济、科技创新等长期项目;同时,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以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近年来,险资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截至5月16日,险资年初至今已举牌上市公司15次,较往年同期增长明显。
险资积极入市,一方面来自于监管政策持续鼓励长钱长投的牵引,年初证监会提出“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另一方面,考虑到当前长债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区间,险资主动配置权益资产的需求也愈发旺盛;此外,考虑到险资对于权益资产的增配主要由负债端增长驱动,近年来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温和上行,今年1月保费收入虽增速回落,但2-3月改善明显,保费收入回升有望为险资配置注入动能。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