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理财业重构投资范式 多元配置拓宽收益
面对资产荒与债市波动,银行理财业正重构投资范式,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与多资产策略,在严控回撤前提下拓宽收益来源,重点看好另类资产与权益类资产,以适应低利率、高波动市场环境。

QDII新额度下发 基金公司布局热情高涨
时隔约一年,新一轮QDII投资额度下发,60家机构合计获批21.2亿美元。多家基金公司首次获批,将根据业务需求分配额度,重点布局港股类及稳健类产品,点燃布局热情。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冲刺 投资者直面净值波动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进入倒计时,多家公司正推进整改,切换估值方法。整改后,理财产品将实现“穿透式”管理,投资者将直面净值涨跌。业内建议通过提高资产组合效率等方式应对波动,为投资者增厚收益。

人工智能重构资管行业 浙商基金总经理刘岩解读未来趋势
浙商基金总经理刘岩表示,人工智能正重构资管行业生态,未来基金公司服务投资者方式将更丰富。他提出工业化投研平台模式,并划分AI资管演进三阶段,指出中国资管业迎来发展机遇。

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新高 权益投资成布局重点
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截至2025年5月末已达33.74万亿元,刷新历史纪录。开放式基金持续扩容,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是规模增长的重要助推器。证监会行动方案指出要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嘉实基金认为权益资产适合维持哑铃型配置。

场内基金溢价风险高企 基金公司紧急提示
随着A股市场强势反弹,场内基金受资金追捧,多只LOF产品出现较大幅度溢价。基金公司密集发布公告,提示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避免盲目投资。

中银消金成功发行金融债 消金公司发债规模变化引关注
6月26日,中银消金成功发行“25中银消费金融债02”,成为上半年消金公司发行的第十只债券。今年消金公司发债热情不减,但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52%,主要因少了招联消金和兴业消金两家发债大户。未来消金公司对金融债的发债需求仍然不减,且央行等六部门已明确要求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力度。

港股ETF规模激增,科技与创新药成吸金主力
今年以来大量资金流入港股,南向资金净买入超6500亿元。港股ETF中科技、创新药类增长显著,如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翻倍。科技行情推动ETF规模激增,但竞争激烈,产品设计、费率等成关键。

浦发转债到期前夕,信达投资巨额增持引关注
浦发转债还有4个月到期,信达证券管理的资管计划增持117,852,490张,占发行总量23.57%,后转让至信达投资账户。浦发转债今年涨幅3.17%,到期赎回价110元,转股价值105.418元,转股溢价率6.67%,信达投资增持或为解决转股问题。

基金公司下半年投资策略:A股结构性机会突出,科技板块受关注
基金公司近期发布下半年投资策略,认为A股投资机会大于风险,结构性机会突出,科技板块是重点关注方向。同时,港股流动性的想象空间持续打开,恒生科技指数估值有望持续提升。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