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成亚洲财富管理枢纽 私人银行业迎发展机遇
本文讨论了香港作为亚洲财富管理枢纽的地位,指出其通过投资移民计划吸引高净值人士,私人银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多家银行加强布局,展现香港在全球财富版图中的核心地位。

转债市场走强 百元以下转债稀缺且强赎高峰将至
转债市场持续走强,指数创新高,市场平均价格上升。百元以下转债几乎消失,中低价转债稀缺。同时,转债迎来强赎高峰,今年强赎数量已超去年,投资者需关注相关风险。

中加基金换帅:杨琳接任董事长,公募高管变动频繁
7月16日,中加基金公告称夏远洋离任,杨琳新任董事长。杨琳出自北京银行体系,中加基金为银行系基金公司,注册资本4.65亿。年内已有16家公募基金变更董事长,公募高管变动频繁。

中欧红利精选清仓银行股 转战市场化红利方向
中欧红利精选二季报显示,其十大重仓股已无银行股,转而重仓制造业细分龙头及公用事业股。基金经理表示,银行股价涨幅大,股息率吸引力下降,而市场化红利股票分红可观。

2025年记账式贴现国债招标完成 300亿规模91天期
财政部官网消息,2025年记账式贴现(四十三期)国债已完成招标,计划与实际发行均为300亿元,期限91天,年收益率1.21%,7月21日起上市交易。

基金公司高管频繁变更,公募行业人才流动趋势显现
7月以来,多家基金公司高管发生变更,包括中加基金、明亚基金、汇添富基金等。今年以来公募高管变更人数已超230人,显示出公募行业人才持续流动的趋势。业内人士指出,保持核心高管团队稳定、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是公募基金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向。

基金二季报揭秘:规模爆发与前沿科技布局
随着基金二季报披露,多只基金规模爆发式增长,部分“迷你基”逆转。基金经理积极操作,提升权益仓位、调换重仓股,聚焦人工智能算力、创新药、可控核聚变等前沿科技领域,部分新基金高仓位入场,显示对中小成长型企业的深度参与。

ETF战场硝烟弥漫:规模激增与竞争暗潮
财联社报道,全市场ETF规模达4.38万亿元,竞争暗潮涌动。债券ETF成顶流,A500ETF厮杀激烈,红利ETF规模突破1500亿,创业板综指ETF将加入战场,7家基金公司已火速上报。

公募基金再添“翻倍基”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年内涨幅超100%
市场向好,公募基金再添“翻倍基”。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年内单位净值涨幅达102.52%,成为继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后又一只“翻倍基”。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创新高,医药主题基金表现亮眼。

债券ETF规模突破4000亿,发展加速度与前景展望
债券型ETF总规模突破4000亿元,一个月内新增10只产品,呈现加速度增长。业内人士称,债券ETF快速发展但仍处于初期,个人投资者占比逐步提升,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