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二季度盈利回升 银行板块成加仓主力
受益于二季度A股市场触底反弹,公募基金盈利显著回升。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行业已连续六个季度盈利,上半年累计盈利6390.31亿元。权益类基金是盈利的核心驱动力,主动权益类基金上半年盈利1931.57亿元。然而,资金面却呈现“获利了结”特征,上半年累计净赎回近1764亿份。
与此同时,基金经理们调仓布局也有所转变。二季报显示,机构投资者调仓偏向银行、通信、非银金融等板块;食品饮料行业部分白酒板块获得逆势加仓。目前,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行业仍是公募前三大重仓方向。
上半年盈利6390亿元
自4月7日开启触底反弹以来,A股市场在二季度走出震荡上扬的态势。公募基金“赚钱效应”进一步显现,二季度,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产品利润合计为3863.1亿元,环比上涨52.86%。至此,公募行业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实现盈利,上半年共盈利6390.31亿元。
在这场业绩“翻身战”中,权益类基金强势回归,以3350.18亿元成为上半年盈利的主要驱动力。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也大幅扭转此前颓势,上半年以1931.57亿元的盈利成绩“交卷”。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业绩和盈利情况有所改善,但资金仍在加大撤离的力度,上半年合计净赎回近1764亿份。
债券型产品同样实现了从一季度亏损到二季度盈利的逆转。上半年,债券型产品合计盈利965.81亿元,占比超过15%。此外,货币市场型基金上半年利润为965.55亿元,同比减少两成。作为今年的热门板块,QDII基金连续两个季度盈利且逐季递增,上半年盈利达到747.73亿元。
前十大重仓股有何调整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剔除QDII产品)共计重仓3157只个股,较上一季度末的3038只增加了119只。以基金持股总市值为标准,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稳居公募基金前两大重仓股,持股总市值均在千亿元级别。
与上一季度数据相比,虽然二者排名不变,但重仓的公募基金数量和持股数量均有所减少。被1206只基金重仓的腾讯控股,仍保持公募第三大重仓股之位,合计持股总市值为770.31亿元。从持仓变动来看,该股在二季度被大举减仓。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排名第四的招商银行被966只基金重仓,持仓基金环比增加107只;二季度持仓量激增6429.55万股。中国平安、紫金矿业、美的集团则互换席位。此外,比亚迪、阿里巴巴-W双双被踢出前十大重仓股之列,取而代之的是长江电力、中芯国际。
整体而言,电子板块二季度的基金持仓市值增加了109.52亿元至5131亿元,成为公募第一大重点配置行业。医药生物、电力设备两大行业分别以3009亿元、2571亿元的持仓市值紧随其后。
银行板块成加仓“主力军”
从披露的配置数据看,银行、通信、非银金融等板块是公募二季度加仓的三大方向。以银行板块为例,在公募持有的58只银行股中,有47只获得加仓,其中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10只个股均获加仓超1亿股。全板块持股数量环比增加30.65亿股,持有市值提升508.2亿元。
银行板块表现亦印证资金流入。在业内人士看来,加仓背后或与银行板块长期估值修复、公募改革方案相关。上海一位投研人士认为,险资、ETF等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叠加公募、外资的新增配置,共同推升板块行情。
作为公募重仓股中市值排名第四的核心行业,食品饮料板块上半年连续两个季度遭遇整体减持。不过记者注意到,有多位基金经理逆势增加白酒配置。
金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刚认为,下半年如市场风格偏好仍继续维持活跃,预计在增量资金的不断入场过程中,有可能从“杠铃”两端向中间方向摆动,更凸显中国资产的整体性重估特征。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