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800只基金南下抢筹港股 创新药与银行成焦点
【近1800只基金南下抢筹 扫货银行和创新药】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报显示,全市场有近1800只基金在二季度提高了港股仓位,部分基金的增持幅度超过50个百分点,以创新药为代表的高成长方向,和以银行股为代表的高股息方向,成为基金加仓港股的两大“心头好”。
今年以来,港股强势反攻,公募基金南下抢筹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基金二季报来看,可投资港股的港股通基金、QDII基金普遍提高了港股仓位。比如,格林港股通臻选A的港股仓位大幅提升至94.87%,鹏华沪深港互联网的相关仓位从一季度末的22.87%提升至二季度末的77.85%。诺德兴新趋势A加仓港股同样十分明显,港股仓位从2.41%提升至44.45%。
整体来看,二季度有近1800只基金提高了港股仓位,其中近300只基金对港股的配置力度提升了超10个百分点。具体到增配方向上,创新药和银行是基金加仓港股的两大主要行业。Wind数据显示,沪港深基金对港股医疗保健板块的配置权重从一季度末的0.54%提升到0.88%,对港股金融板块的配置权重从0.5%提升到0.67%。其中,石药集团是基金在二季度加仓股数最多的港股,三生制药、中国生物制药、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生物等港股创新药也获得了基金大力增持。金融板块上,港股的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只高股息银行股获得了基金大举加仓。
对于基金增配港股、南下抢筹的趋势,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港股市场“双重优势”驱动配置转向两个方向。汇添富沪港深大盘价值的基金经理表示,南下资金的持续流入已促使港股的定价体系逐步发生变化,长远将提升港股市场估值的稳定性和逐步推动估值的合理回升。展望后市,长城基金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曲少杰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可能反复出现“跷跷板效应”,科技板块和高股息板块交替上升。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