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费率改革两周年:降费浪潮下的行业变革
下半年行情刚启,公募基金降费动作再度密集落地。7月以来,易方达、工银瑞信、国泰等多家头部机构接连宣布调降旗下产品费率,覆盖固收、权益、货币等多品类。公募基金降费浪潮持续蔓延,这一趋势自2023年7月改革进入实操阶段以来已走过两年历程。
第一财经基于Wind数据统计,相较于改革前,两年间近4300只基金实施降费,占存量产品四成以上。同时,在近两年公募管理规模显著增长下,行业四大核心费用指标却缩水244.67亿元,降幅达11.33%。
短期承压之外,费率改革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推动行业生态转型,从“规模为王”到“业绩说话”。部分头部机构正在加速探索变革,如浮动费率基金试点推进,在降费背景下不断开辟新的增长空间与竞争优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降费最直接的影响是降低持有人投资成本,一定程度上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但是,从根本上提升基民的投资体验和获得感,是渗透于基金公司投研、风控、产品、销售等全产业链条的任何一个环节。
基金降费潮持续蔓延
下半年行情刚刚开启,公募基金降费举措再现密集落地。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宣布调低旗下多只产品的管理费及托管费率,覆盖债券型、混合型、货币型等多种基金品类。
易方达基金公告称,自7月11日起,调低旗下两只债券基金的托管费率。易方达中债新综合、易方达投资级信用债的托管费年费率均从0.1%降至0.05%。混合型基金方面,工银瑞信基金宣布,工银价值精选的管理费年费率也从7月11日起由1.2%调整至0.8%。债券型基金中,国泰农惠定期开放从同月8日起,将年管理费率由0.4%降低至0.3%,年托管费率由0.1%降至0.05%。此外,货币市场基金也有参与,如东吴增鑫宝则将管理费年费率由0.25%下调至0.2%,托管费年费率由0.1%下调至0.08%。
第一财经基于Wind数据进行初步统计,截至7月10日,7月以来至少有10只产品进行降费等相关措施。此轮降费潮是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一个延续,过去两年间,公募费率改革有序推进,降费范围逐步扩展。
目前来看,费率改革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低费率基金产品数量持续扩容。不过,降费让利是为了优化投资者体验,并不能打消投资者对投资回报预期上的担忧。理性看待费率调整,关注产品的长期业绩与管理能力,才是参与市场的关键。
公募费率改革两年考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实施两年以来,对行业的影响正逐步深入。虽然近两年公募整体管理规模显著增长,但受多重因素影响,行业多项核心费用出现明显下滑。
第一财经基于Wind数据统计,公募行业去年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交易佣金等四大费用合计达1915.37亿元,同期产品总规模为32.76万亿元。相较公募费率改革的前一年,在总规模增加了26.45%的情况下,对应的四大费用减少了244.67亿元,缩水幅度达11.33%。
如今,公募行业费率改革已经行至第三步,今年起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改革过程中,“降本增效”已经成为公募行业的关键词之一,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经营情况将愈加严峻。
尽管短期带来经营压力,公募费率改革对行业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行业生态的转变上。行业综合费率水平继续稳步下降,将进一步指导公募基金行业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也有利于降低投资者投资成本和基金资产的交易成本。
“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的转变,不仅是对现有发展模式的纠偏,更是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将促使基金公司更加注重投资业绩和服务质量,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和信任度。
此外,公募基金行业在费率改革领域还尝试了诸多探索。如今年5月出台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就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收取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引导。
目前,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大部分已经结募,24只已结募产品合计募集226.8亿元。第二批11只产品也在7月4日上报,覆盖高端装备、医药、制造业等主题行业。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公募费率改革两周年:累计减费约245亿,从“规模竞赛”到“回报突围”)
(责任编辑:73)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