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行业爆发式增长,消费级AR市场迎来拐点
今年以来,智能(AI)眼镜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消费电子焦点。巨头新品迭出,出货量高速增长,叠加AI与AR技术深度融合,AI眼镜已推向大众消费电子前沿。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收盘,万得智能穿戴指数上涨1.34%。指数成分股中,盈趣科技、冠石科技、领益智造涨停,达瑞电子、东山精密等跟涨。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多家科技龙头发布AI眼镜,行业景气度高企。AI眼镜行业正处于从技术探索向规模化商用过渡的关键阶段,其作为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的战略价值已成为行业共识。随着硬件技术持续迭代与软件生态不断丰富,AI眼镜有望逐步突破当前瓶颈,在消费端与行业端实现双向渗透,引领智能穿戴潮流。
行业高速发展
日前,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在Meta Connect 2025大会上正式发布旗下全新AI眼镜,再次加码AR赛道。其发布的Meta Ray-Ban Display采用经典的雷朋飞行员系列外观设计。据悉,该眼镜相比现款的雷朋AI眼镜新增了一块基于LCoS(硅基液晶)技术的显示屏,采用光波导光学方案,外人完全无法看到镜片里的显示内容,可直接在眼镜上显示导航、通知等信息,并支持全新的肌电手环,售价799美元起。
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日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AI眼镜出货量达255.5万台,同比大幅增长54.9%。值得注意的是,音频及音频拍摄类眼镜出货量达161.8万台,同比增长256.8%,呈现爆发式增长。IDC表示,消费级AR市场正迎来明确拐点,Meta与雷朋合作的联名款持续热销,苹果也宣布将推出轻量化AR眼镜Apple Lens。IDC预计,全年AR眼镜出货量增速将超过60%,这一曾经的小众品类正在加速走向大众市场。
智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智能眼镜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显示,随着可穿戴设备快速发展,眼镜作为新的载体被智能化,AI眼镜不仅在工业、军事安防、应急抢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大众健康监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国内AR眼镜凭借AI融合、场景创新、完善的供应链快速占领消费级市场,伴随诸多厂商的进入,消费级AR眼镜行业将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关注两大主线
“AI眼镜是重要的端侧AI入口,而端侧硬件智能化本身就是AI应用的核心方向,这使得AI眼镜行业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华鑫证券计算机行业研究团队认为,从AI应用原理出发,随着当前AI技术逐渐成熟,未来AI模型有望根据用户的语言指令直接执行任务,而无需用户在操作界面进行操作。如果这一愿景能够实现,未来用户不再需要人工操作传统的功能性APP,而是由AI代为操作即可。在此愿景下,端侧硬件更侧重于与用户语言交互和显示信息的功能,从而使得AI眼镜成为更为理想的个人随身硬件。
麦高证券电子行业分析师程宇婷认为,AI眼镜新品密集推出,有望带动AI+AR眼镜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推动硬件供应链持续升级。
从具体数据来看,程宇婷表示,根据洛图科技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AI眼镜市场全渠道零售量为46.8万台,同比增长148%。其中,AR眼镜全渠道零售量为19.5万台,同比增长77%。据XRVison测算,预计2025年高通AR1芯片总提货量增至1200万颗以上,2026年Meta AI眼镜出货量有望超1000万台。
“当前,不带显示屏的AI拍摄眼镜已跨越概念与原型机阶段,进入新品密集发布的产品元年,行业有望迎来量产大年。”华泰证券研究所电子与计算机首席分析师谢春生表示,部分企业已率先研发AI眼镜的终极形态,即带显示屏的AR眼镜。光波导作为AR眼镜中技术难度和价值量占比排前列的核心组件,是下一阶段AR眼镜规模量产与体验提升的关键。随着Meta等头部企业协同歌尔股份、水晶光电等核心供应链加速入局,光波导技术有望逐步突破瓶颈,使得AR眼镜在显示效果、模组重量以及模组成本上得到优化,带动AI+AR眼镜拐点加速到来。
对于投资配置,谢春生表示,当前持续看好AI眼镜板块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两大主线:一是Meta新品发布或将带动2025-2026年销量预期上修,对其核心供应链带来潜在催化;二是AR眼镜产品拐点将至,关注具有量价齐升逻辑的光学显示等环节,包括光波导及上游玻璃晶圆、碳化硅衬底环节相关公司,显示,镜片及贴合等。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