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量产需打通三大堵点
近日召开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盛况空前,200余家企业的1500件展品汇聚一堂,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下历史之最。这场盛会不仅是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折射出产业化节点的临近。
然而,人形机器人从展台迈向现实生活仍存在诸多堵点。行业要实现大规模量产,亟须率先打通技术突破、供应链协同与商业模式创新这三大堵点。
第一,人形机器人需实现从笨拙的“机械模仿”到流畅的“类人进化”的技术跃升。目前,行业内多家公司积极布局相关领域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例如,优必选(杭州)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Walker系列采用轻量化材料,人形机器人重量显著降低;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小诺仿生机器人,运用自主研发的仿生皮肤还原人类皮肤的真实触感。
第二,生态环境需从“单点突破”转向“协同破局”。在纵向协同方面,主机厂与核心部件供应商应建立更紧密的联合开发机制;在横向协同方面,制造业、特种作业、商业服务等领域需与机器人企业深度合作。
第三,商业模式需从“资金堆砌”走向“成本可控”。规模化降本与技术迭代双轮驱动的模式值得借鉴。同时,探索租赁、服务共享、功能模块订阅等灵活模式,降低用户初始使用门槛,可加速市场验证与反馈循环。
人形机器人迈向量产的征程已然开启。唯有这三个堵点被打通,人形机器人才能真正跨越量产的临界点,开启一场改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