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市场空间突破3万亿,美团阿里竞争格局重塑
7月22日,国信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即时零售市场空间突破3万亿,美团阿里竞争格局重塑。
即时零售是通过线上即时下单,线下即时履约,依托本地零售供给,满足本地即时需求的零售业态。当前,即时零售的需求主要源于线下场景的转移,2024年市场规模已达7800亿元,近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
研究报告从“多、快、好、省”的维度分析,“快”是即时零售的核心优势,通过运营能力提升及供应链体系建设,有望缩小与远场电商在“多”与“省”上的差距,并冲击其市场份额。研究报告预测即时零售远期市场空间有望突破3万亿元,并可能导致部分电商平台增速放缓甚至陷入负增长区间,因此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均在积极推进即时零售领域布局。
即时零售包括平台、自营两种模式,其中平台模式占据60%-70%的市场份额,美团保持领先地位;自营模式则涵盖前置仓、店仓一体、“1+N”等形态,主要聚焦生鲜及商超品类。即时零售的三要素是即时需求(用户&流量)、即时配送(履约)、本地供给(供给),据此研究报告将即时零售发展历程分成四个阶段。研究认为,履约能力是即时零售的长期竞争壁垒,市场现阶段通过补贴及流量优势争夺用户,但补贴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远期竞争焦点将转向供给端。因此,美团与阿里巴巴在当前及未来仍将是市场核心参与者。
报告从组织、用户、供给、履约维度分析即时零售竞争格局。
1)组织:相比18-19年的外卖大战,各平台团队更加成熟,阿里多业务回归统一,组织效率大幅提升;
2)用户:补贴是驱动用户增长的关键,比拼的是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阿里具备资金优势,美团补贴效率更高。
3)供给:一方面,闪电仓是满足“多”的需求的关键,美团闪电仓数量优势显著,但随着淘宝闪购单量增加,更多闪电仓开始尝试淘宝闪购,两者数量差距将逐渐缩小,此外阿里也在打造近场品牌旗舰店,但整体建设节奏相对较慢。另一方面,布局自营是实现“好”和“省”的关键,平台数据资源和流量资源能够有效赋能自营业务。目前美团、京东自营业态更加丰富,并且今年以来业务布局进一步加快。
4)履约:美团凭借餐饮外卖业务形成的规模效应、庞大配送团队及运力分层体系,构建了深厚的配送壁垒,长期来看其优势难以被撼动。
远期来看,报告测算2030年美团闪购GTV有望达到接近1.1万亿,贡献186亿利润,阿里的外卖、即时零售和电商交叉销售将带来接近10000亿GMV,但贡献利润有限,核心目标是实现GMV增长。京东远期外卖、即时零售、远场电商和供应链布局有望实现整体的盈利。
(文章来源:财中社)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