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市六周年:改革再出发,锻造新质生产力“新高地”

网络 2025-07-22 05:20:27
证券研报 2025-07-22 05:20:27 阅读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六周年。六年前,我们满怀期许,预祝科创板“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现如今,“试验田”里硕果盈枝,“1+6”政策渐次落地,推动科创板改革再出发,加快锻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高地”。

  近年来,百年变局凸显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资本市场应更好践行服务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时代使命。科创板因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服务科技创新而生,更应在创新发展的大时代展现大作为,加快成为服务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六载砥砺,科创板改革再出发已具备行稳致远的基础和实力。在上市公司结构方面,科创板从“点上突破”迈向集群成势,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在重点产业链形成示范和集聚效应。

  在制度改革探索方面,科创板从“试验田”迈向“示范地”。前期试点注册制改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近期的“科创板八条”、“1+6”政策措施,着力进一步发挥其示范效应。

  在市场生态优化方面,科创板加力筑牢长期投资“蓄水池”,构建指数体系,丰富长钱投资产品;多渠道增强投资者回报,超六成公司推出2024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年度累计分红388亿元。

  当前,新技术迭代加速、产业链深度重构、科技型企业需求更加多样。这意味着资本市场要顺应科技创新规律,着力丰富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产品服务。科创板重点服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高度契合,改革再出发理应紧扣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关键。

  发挥科创板“试验田”“排头兵”功效,不断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适应性。科创板“1+6”改革中,“1”是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旨在更加精准服务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未来,可加强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研究,不断优化上市标准和科创属性评价标准。

  发挥科创板“硬科技”成色足优势,持续丰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着力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并通过建立“科创板后备企业库”等方式加强对科创板企业上市前辅导。

  持续优化“长钱长投”生态,不断壮大科创板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力量。可通过丰富科创板指数体系、适时推进或完善主要宽基指数期货期权产品等方式,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多样的投资工具。目前,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相信随着改革新举措的落地生根,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将不断提升,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将流向更多的“硬科技”企业,科创板“试验田”定能成长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茁壮发展的“生态林”。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