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板块强势拉升,三大利好助力行业腾飞

网络 2025-09-23 17:36:40
股市要闻 2025-09-23 17:36:40 阅读


  周二尾盘,半导体板块快速拉升,至收盘指数上涨1.12%,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板块中矽电股份、长川科技20CM涨停;德明利、立昂微亦涨停收盘;沪硅产业、聚辰股份、华峰测控、中微公司等也涨幅靠前,凸显了半导体行业的整体繁荣。

  三大利好消息加持

  综合市场观点来看,半导体方面,当前至少有以下三个消息正被市场广泛讨论:

  一是英伟达和OpenAI签署合作协议,包括建设庞大数据中心计划,以及英伟达对OpenAI最高1000亿美元的投资。据第一财经报道,一位接近OpenAI的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将以现金方式向英伟达购买芯片,而英伟达则会通过投资获得OpenAI的非控股股份。OpenAI将利用英伟达系统建设并部署至少10吉瓦的AI数据中心,用于训练和运行下一代模型。英伟达将最早于2026年底开始交付数据中心芯片。

  二是摩尔线程即将上会的消息。据证券时报,上交所官网9月19日显示,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9月26日召开2025年第40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摩尔线程”或公司)的首发事项。今年6月30日,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申请获得受理。根据公司最新招股书,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以自主研发的全功能GPU为核心,致力于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9月23日,摩尔线程相关概念股也继续强势,比如初灵信息、和而泰均录得2连板行情。东华软件在9月22日涨停后,周二继续大涨7.41%。

  三是芯片巨头中微公司拟超7亿元参与设立私募。该私募基金将聚焦半导体、泛半导体和战略新兴领域。9月23日,中微公司股价大涨超9%。

  年内半导体涨超40%,13股翻倍

  事实上,今年以来,半导体行业持续走强,截至9月23日收盘,板块指数年内大涨43.7%。9月23日收盘,指数还创出了收盘点位历史新高。个股而言,东芯股份年内大涨365.5%,是半导体非次新股中年内涨幅最大的。芯原股份、屹唐股份紧随其后,年内涨幅也超过200%。新恒汇、矽电股份这两只次新股,上市以来也表现亮眼,前者上涨589.06%,后者上涨334.56%。整体而言,166只半导体个股,年内有154股累计上涨,占比约93%。其中55股年内涨幅超50%,13股年内翻倍。

  龙头股密集历史新高

  随着股价的走高,半导体板块中股价创出历史新高的个股也并不鲜见,甚至那些大市值的行业龙头股,也在批量创出历史新高。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半导体板块中有34股在近30个交易日里创出过历史新高,其中就包括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北方华创这些大家比较熟悉的行业龙头公司。拿市值最大的中芯国际(最新市值1.03万亿元)来说,该股在9月22日创出历史新高。最新市值逼近6000亿元的海光信息也在9月22日盘中创出历史新高。而股价一度超过贵州茅台的寒武纪,则在8月28日盘中创出过历史新高。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之所以年内半导体板块持续强势,除了受到AI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强劲需求外,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对华采取的一系列禁止和限制措施,也使得国产替代预期大大增强。近期,国内半导体行业的一些利好消息,确实也提振了国产替代的市场信心。比如日前华为就表示将陆续推出4款昇腾芯片,其中昇腾950PR芯片预计于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此外,9月16日央视《新闻联播》画面出现了阿里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一款AI芯片PPU的相关画面。有专业人士表示,该款芯片的部分参数已超越了英伟达A800,与H20相当。中信证券认为美国对华半导体的管制措施,效果逐渐减弱,实际更有助于中国AI及半导体产业的国产替代加速。华金证券则指出,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优化、模型的成熟,推理型智能体AI对训练与推理计算需求的数量级提升,阿里巴巴等云厂商逐步加大资本开支,看好国产算力芯片的全产业链。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也在2024年公开指出,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自主率正逐年攀升,从2012年的14%到2022年的18%,预计2027年达到26.6%。

  行业中期业绩亮眼

  AI的大行其道、国产替代的想象空间等种种正向变化也正影响着半导体行业业绩。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报数据,中原证券研究所指出,在上半年,半导体行业(中信)营业收入达到了3530.27亿元,同比增长13.34%;归母净利润为247.15亿元,同比增长27.16%。第二季度,半导体行业(中信)营业收入为1884.29亿元,同比增长13.87%;行业归母净利润为147.63亿元, 同比增长23.99%。

  具体到个股,其中瑞芯微、闻泰科技、思特威、恒玄科技、微导纳米等多股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翻倍。寒武纪则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扭亏,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而2024年同期亏损5.3亿元。此外,北方华创、中芯国际、豪威集团、海光信息、澜起科技这些行业龙头,也均在今年上半年录得两位数的增长。事实上,不只是国内,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复苏都十分明显。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据,2025年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约为620.7亿美元,同比增长20.6%,连续21个月实现同比增长。而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则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将达到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并预计 2026年继续增长8.5%。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