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45周年:深交所崛起与资本市场创新发展

网络 2025-08-26 08:15:41
股市要闻 2025-08-26 08:15:41 阅读

  2025年8月,深圳特区迎来成立45周年纪念。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深圳在金融市场创造了诸多里程碑:1990年深交所开业开启资本市场新篇章,推出国内首只上市开放式基金(LOF),设立中小板和创业板,推进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等。这些创新举措推动深交所崛起为中国资本市场核心力量,为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关键词植入:深圳特区/资本市场)

  五年前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有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截至8月20日,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突破2870家,总市值超40万亿元,其中创业板企业1385家,总市值超16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家数占比约九成,近七成公司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形成集群化发展优势,为我国创新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关键词植入:创业板注册制)

  随着《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发布,深圳综改试点开启新征程,深交所迎来历史性机遇。数据显示,深交所市值前五行业均为科技创新产业,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总市值分别达4.67万亿元、3.97万亿元、3.41万亿元。对比五年前,宁德时代以1.28万亿元市值超越五粮液登顶深市,比亚迪市值增至9780亿元,涨幅超90%,立讯精密、中际旭创等科技企业排名显著提升,而平安银行、金龙鱼等传统企业则跌出前十。(关键词植入:科技创新产业)

  创业板产业结构变化更为明显。2020年8月至今,注册制下新上市企业577家,总市值4.64万亿元,均属高新技术产业。截至2025年8月20日,创业板前五大市值行业与深交所整体保持一致,电子行业以4.67万亿元领跑。2024年创业板1376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3万亿元,净利润2074.57亿元,较2020年增长15.92%,宁德时代以540亿元净利润登顶,迈瑞医疗以210亿元排名第二。(中段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

  近年来,深交所持续释放支持科技创新的积极信号。2024年深市研发合计超7600亿元,较2020年增长近3000亿元,增幅超68%。比亚迪以541亿元研发投入居首,中兴通讯、宁德时代等7家公司累计投入均超100亿元。年报显示,深市上市公司有效专利总数超万件,宁德时代进入WIPO全球PCT专利申请前五名,京东方连续7年跻身IFI美国专利授权排行榜前二十名。(尾段关键词:研发创新)

  随着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政策落地,市场并购重组资源配置功能强化。2024年上市公司披露重组预案121单,近半数发生在政策发布后。截至2025年8月,深市上市公司新增披露964单并购重组,构成重大重组58单,交易金额合计279亿元。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建立简易程序,最快13个交易日即可完成审核,深交所同步修订规则,提升市场效率。

  从并购标的类型来看,半导体、高端装备等新质生产力领域企业呈现跨行业并购、整合加速等特点。如阳谷华泰拟收购波米科技100%股权,切入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领域;友阿股份拟收购尚阳通100%股权,切入功率半导体领域,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在回报投资者方面,2024年深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5753亿元,增长41.8%,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6家公司分红超100亿元。同时,深市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768单,计划金额上限合计达1003.39亿元,同比增长121%。今年以来,165家深市公司发布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60家公司推出中期分红预案,分红金额超123亿元。

  近期,《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提出允许粤港澳大湾区企业“H+A”政策,796家港股上市企业有望回归A股。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这将为深交所带来更多优质企业,为投资者提供更好投资标的。刘金山指出,深交所需承担国际化、本土化和创新化三大使命,成为全球化创业交易所,服务企业全球化需求,同时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通过公募REITs等工具盘活存量资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